大家好,感谢您持续关注《道德经》系列连载。
今天,我们将继续《道德经》第十章“修养玄德”的分享了。
【原文】
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dí)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二层次,人体硬件与软件不断升级应用,对应六大拷问的抱一回归。
首先,“神要守舍”,若神不守舍,就是“离”。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中的“载”,是承载之意;“营”表示肉体硬件的部分;“魄”表示精神;“抱”是怀抱之意。
这句话中“一”字最重要!它既有一体、统一、合一之意,“一”也表示是一切存在的根本。灵魂紧紧地抱守“一”,就是抱守最本源的创生力量。“一”也就是理,是统帅人体正常运行之理。精神与肉体要从身心和谐开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要守舍”,如果神不守舍,就是“离”。
本章老子强调的是,精神与肉体处于抱合为一的整体状态,才是天长地久的玄德修行状态。
其次,人体就是生物电脑,也有硬件与软件之分。
人体肉身就像电脑的硬件,人的心理、情绪、思想、意识、品德、才干等属于软件。对修身养性来说,不仅仅是说锻炼身体,修身还是要对人的软件方面进行全方面的心性提升,这样我们自己这台生物电脑的CPU、内存、外存、显存、显示器的分辨率等等才会不断地升级。
人类的软件升级,一定要思考两个哲学命题:
要提升我们生命软件系统的心性,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家庭中、企业中、 会中、自然中来修养,离开了生活,心性修养也就失去了意义!
人是大自然系统中的一分子、是 会系统中的一分子、是家庭系统中的一分子,人是一切 会关系的总和。人如果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系统,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也就谈不上“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更谈不上修炼玄德了!
再次, “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这句话简单翻译就是:托起灵魂,抱住这个“一”,能不离开吗?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如果失去了“一”或离开“一”,最极致的就是天崩地裂、万物灭绝。
有了这个“一”,天地万物得以创生,众神得以灵验;有了这个“一”,天地万物的生命系统才得以存续。这个“一”是存在的一切,也是一切存在的根本。本章六个拷问都围绕着“一”的核心主线展开。除“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其他五问为:
明天,我们将继续《道德经》第十章第三层面《中国国家体制模式是“载营魄抱一”的实践总结》的分享,欢迎您继续关注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