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APP暗藏陷阱:想交友需充值,用高额返现“拉人头”

“花10多万元没脱单,结果面都没见到”

这是“爱聊”App的宣传页面截图

——想交友,步步要充值。“为了找对象,我在平台上花了10多万元,还 贷了3万多元,结果面都没见到。”来自江西农村50岁的刘先生因为丧偶,下载了名为“来遇”的App,希望找个伴侣,结果人财两空。

“注册后就有不少女用户像机器人一样给我发照片、语音,但回复文字、语音、视频都要花钱。我给一个女用户送礼物就花了6万多元。”刘先生说。

“发送联系方式后,对方无法看到,平台还会提示‘禁止发送微信、手机和地址信息’,如果多次发送,可能会造成账 被封。”蒋先生说。

在投诉平台上,平台方给投诉者的回复为:“付费目的在于寻找和筛选真实的活跃玩家”“付费提高 交质量,增加与对方互动体验”“是否充值消费以用户个人意愿为前提,平台不强制也不干涉”……

“聊天就能赚钱”,是交友还是陷阱?

该类平台一方面诱导男性用户步步充值,另一方面则通过“聊天就可以赚钱”的宣传吸引大量女性用户参与其中。

但不少女性用户反映,这类App存在“男方打赏无法提现”“提现申请提交后未到账”“账 未违规却被封禁”等“提现难”问题。

“以前在‘爱聊’提现几十元很快到账,可最近平台莫名把我的账 封了,理由是向第三方软件引流,账 里还有1600多元的积分,多次和平台沟通也没有结果。”在广州工作的刘小姐希望平台能够解封账 ,继续在平台上赚钱。

北京格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玉涛认为,该类平台一方面鼓励男性用户充值、刷礼物;另一方面利用平台优势,对女性用户采取收益提现抽成、任意封禁账 清零收益等方式让资金沉淀在平台,实现“两头吃”。

扫清交友平台上的“荷尔蒙陷阱”

专家表示,当前大量打着“交友”旗 的平台注册主体都是科技信息公司,经营范围绝大部分没有“婚姻介绍服务”项目。有的平台以此逃避民政部门监管,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

郭玉涛认为,若该类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引诱他人进行注册、充值、消费的行为,并将用户资金非法占有,则涉嫌诈骗罪等。

“App上架前,应用商店应要求App运营方提供各项用户协议,并进行运营模式评估,做到合规上架;App上架后,应便捷受理和处置用户投诉,并向App运营方反馈,督促其整改,必要时下架App甚至列入黑名单。如App运营涉嫌违法犯罪,应用商店等应积极配合国家 信、公安、工信等部门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处置和坚决打击。”闫怀志说。

东部某婚介机构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 络日渐成为婚恋交友的主要渠道,建议民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婚介行业标准和监管法规,进一步规范 络婚介管理。“行业组织可充分运用平台‘红黑榜’公示制度,引导 络婚介平台合规运营。对打着陌生人交友旗 ‘打擦边球’侵害用户权益的平台,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惩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