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的杜先生(化名)得了骨癌,辗转多家医院都被告知,可能要截肢,但他现在“柳暗花明”:不仅能治愈癌细胞造成的损害 ,还能保住小腿。
对杜先生来说,从“断肢保命”到“保肢保命”,可以说,未来的生活也被改写。
从要截肢到能保住小腿
杜先生是骨癌中期,癌细胞侵蚀到了左侧小腿,他和家人去多家医院求医,诊断结果基本相同:按照目前的病情进展,必须手术切除,小腿可能无法保留。
杜先生只有30多岁,想到以后的生活要失去一侧小腿,他和家人都难以接受,但是不手术,就意味着有性命之忧,一家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他们慕名找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
在综合考量杜先生的病情之后,胡懿郃和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既保肢又保命。
“癌细胞侵蚀是他小腿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这部分骨头取出,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将缺失的骨头打印重建,这样就能保住小腿,还能保证小腿正常的功能,也不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
胡懿郃的解释通俗易懂,听起来也很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一项复杂又精细的技术。因为是为杜先生个性化定制“小零件”,前期需要使用CT医学影像重建软件生成杜先生缺失的骨骼部分,这部分工作是三维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手术方案规划。经过手术团队与工程师团队多次讨论,确定好假体尺寸、去除的病变骨质范围以及植入的位置,最后再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患者的骨骼模型,手术植入。
在国内 ,胡懿郃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来说,3天之内能完成三维建模的过程。
“目前来说,一切进展顺利,前期准备工作 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及时为患者实施手术。” 胡懿郃表示,他们会竭力保住患者的小腿,“毕竟这么年轻,如果失去小腿,无论对他个人的生活还是心理都有巨大的影响。”
膝盖“零件”坏了,她走路疼痛难忍
“骨零件”出现病变或者缺失,3D打印一个出来。这样的手术,胡懿郃和团队已经驾轻就熟。
前段时间,65岁的陈阿姨(化名)因为退行性骨关节炎到浙大一院骨科就诊。
10多年来,陈阿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式,包括吃药、外敷药膏、膝关节内注射等方法,但病情仍在持续进展,近一两年来,陈阿姨左膝关节痛得越来越厉害,连走路也受到了影响,于是她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骨科凌志恒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经过初步检查,陈阿姨的左膝关节病变较严重,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陈阿姨入院后,骨科雷鹏飞医师通过对陈阿姨的仔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发现,陈阿姨的膝关节退变主要是以内侧间室磨损为主,所以建议她选择膝关节活动平台单髁置换,而不是全膝关节置换。
简单来说,陈阿姨的膝关节的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功能完好,没必要“大动干戈”,换掉整个关节,而是只需要换掉坏了的“小零件”就可以,保留更多患者自己的骨头,伤害更小,恢复也更快。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手术虽然看起来“工程量”比全膝关节置换要小,但其实难度更高。如果假体位置不良,或者手术后的膝关节屈伸过程中不够吻合的话,会导致手术失败和严重降低关节使用寿命。
“简单地说,如果把整个膝关节换掉,那么人工假体和患者本身骨头的吻合、对接虽然因个体差异会略有不同,但基本差不多,但如果只是换一个零件,每个人需要更换的零件、磨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假体必须个性化定制,和患者本身骨头的吻合也是个性化,这样关节假体的位置才会最优,同时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平衡才最好,最终用的时间才会长久。”雷鹏飞医师说。
也正是因为“零件”个性化强,以往单髁置换手术一般是在手术中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打磨零件”到最合适的匹配度,而且“零件”的使用寿命也往往低于全膝关节置换。
不过,这个难题有了新的突破,在胡懿郃教授的带领下,目前骨科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基于患者CT数据建模的3D打印个性化定制手术导板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3D打印个性化定制,他的人生将被改变
通过术前的三维重建,3D打印出来患者需要的“小零件”,再手术置换。由于前期准备充分,陈阿姨的手术半小时就完成了。手术中,截骨、关节假体安装都非常精准,而且对软组织损伤非常少,出血少、创伤小,且降低了感染及脂肪栓塞的风险。手术当天,陈阿姨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如果要获得长期的人工关节使用寿命,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的技术精准度要求更高。我们开展的3D打印个性化定制手术导板技术,可以为广大中老年膝关节病友提供个性化匹配精准的微创单髁置换手术,就像补牙一样把单一间室磨损的病变骨质替换,只去除3-5毫米的骨组织,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的骨量。这样的人工假体一般可以使用20年以上。”
3D打印使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钛金属、钽金属等生物相容性比较佳的材料,植入人体后不容易发生排异反应。
胡懿郃表示,3D打印个性化定制手术在骨科中的运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的手术方法,患者骨头出现病变,需要从其他地方寻找骨头匹配、置换,周期长,匹配度也不一定高。3D打印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个性化,简单来说,患者需要哪部分‘骨零件’,什么样的形态、大小都可以个性化定做。”
就如杜先生小腿处的骨骼,哪里有病变先去除,然后为他量身打造一个去除部位的“骨零件”。
“我们在治疗疾病时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体性差异,不仅要治疗当下的病症,还要考虑预后等情况。” 胡懿郃解释,3D打印个性化定制术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打印出的“骨骼零件”能正常发挥功能性作用,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前,因为技术的原因,骨科治疗存在很多禁区,许多患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现在,从脊柱到四肢,基本已不存在禁区,所有的骨科疾病都可以获得诊治。”
正如即将接受手术的杜先生,得益于这样的治疗技术,他将迎来不一样的人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