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完整 告
络招聘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招聘形式,但 上虚假招聘、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又给不少求职者带来了困扰。为了解用户在使用 络招聘平台时遇到过的陷阱与套路,帮助求职者与招聘方“避坑”,课题组对最近两年关于 络招聘的投诉 料展开监测分析,通过南方都市 料平台、黑猫投诉、投诉直通车、豆瓣小组等渠道采集投诉 料数据5776条,并发布《 络招聘投诉监测 告》。
告显示: 络招聘相关投诉 料中,平台服务与收费、虚假招聘两大问题各占四成多;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投诉中,“无故封 /删帖”“客服处理不当/态度不佳”占比过半;虚假招聘问题投诉中,“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与“刷单骗局”占比达三成半。涉及垂直类招聘平台的投诉 料占比超四成,其次是同城分类信息平台,占比近两成; 交软件上的虚假招聘也不容忽视,占比超一成半。
近半投诉涉平台服务与收费
关于 络招聘投诉主要集中在哪些问题?数据分析显示, 络招聘平台服务与收费、虚假招聘两方面问题占绝对比重,比例分别为49.93%、44.29%;个人信息泄露或频繁骚扰问题占4.52%。
从投诉或 料人的身份来看,求职者与招聘方分别占63.90%、36.10%。相关的投诉 料中,有39.37%的人提及金钱损失,其中涉及金额在1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比例较多,达26.89%。造成金钱损失的主要原因是虚假招聘,以“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为主,占34.09%。
针对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的投诉者身份以招聘方为主,占70.98%。不少招聘企业投诉称,办理了招聘平台的会员后,发现招聘效果与承诺不符。有招聘企业投诉称,收到××同城推销电话,诱导其开通会员,并承诺招聘效果会提高。开通后却没有人投简历,随后销售人员进一步诱导其开通简历推广功能,但是收到的简历却与公司招聘需求不符。该企业致电求职者后,甚至有人表示从未投递过该公司简历。
交平台虚假招聘投诉更多
关于 络招聘的投诉主要涉及哪些平台?从数据来看,垂直类招聘平台投诉占比较高,达43.42%,其次是同城分类信息平台,占18.99%,综合招聘平台占7.57%。除了相关招聘平台之外,也有不少投诉 料人是通过 交软件、短视频平台以及各类 交分享平台看到招聘信息,其中 交软件占15.58%。
针对垂直类招聘平台的投诉集中在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占比高达83.33%,以投诉“无故删帖/封 ”与“客服不处理/态度差”为主;虚假招聘投诉占11.64%。针对综合招聘平台的投诉中,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占65.45%,以投诉“服务不佳或未达到承诺效果”为主;虚假招聘投诉的占24.94%。
而针对同城分类信息平台的投诉 料中,虚假招聘问题占比更高,为52.05%,主要形式为“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占40.66%,以“诱导消费/乱收费/退款难”为主。而涉及 交软件、短视频平台、 交分享平台的投诉 料中,虚假招聘占绝对比重,达94.46%,主要以“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与“刷单骗局”为主。
三成半虚假招聘涉“培训贷”
虚假招聘有哪些套路?从舆情数据中可以看出,以培训名义收费以及诱导贷款的比例较高。尤其是提及学生身份的投诉 料中,关于收取培训费以及“培训贷”的比例达54.73%。
课题组整理舆情数据发现,“培训贷”套路常用“健康管理师”“消防工程师”“美术设计”“程序员”“主播/配音”“心理咨询师”“舞蹈兼职”“模特”等光鲜职业做诱饵,入职前要求求职者交费培训,许诺培训后能安排高薪工作,而培训费通常较高昂,诱导求职者贷款支付。
除了全职工作,“高薪兼职”的陷阱也不容易忽视。整理舆情数据发现,除招聘平台外,QQ/微信等聊天软件、微博/豆瓣/小红书等 交分享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兼职广告也是虚假招聘的重灾区。“学PS赚钱”“声音变现”“0基础学画画挑战月薪2W”……不少求职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进去,却被套路进“培训贷”。
两成半虚假招聘涉乱收费
没上班先背债,未入职先交费。除了以培训名义收费外,还有26.35%的虚假招聘投诉 料涉及各类名目收费,服装费、档案费、体检费、服务费、面试费、中介费等均是常见套路。
搜索中国裁判文书 发现,2020年至今年3月间有约160件与 络虚假招聘相关的案件,不少涉及以各种名目骗取费用。其中一件裁判文书显示,2020年11月起,被告人周某等人以招工为名,安排刘某以及龚某等人在“××同城”、“×集 ”等招聘 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并以入职需要交纳服装费、IC卡制作费为由,诱骗前来应聘的被害人支付钱款。刘某等人诱骗被害人缴纳完第一次费用后,再以后续具体安排工作、住宿等由头,要求被害人联系龚某交钱。龚某则再要求被害人联系鞠某、高某等下游人员,继续编造各种理由骗取被害人钱财。
警惕虚假招聘套取个人信息
在一些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例中,不法分子通过虚假招聘的方式套取求职者个人信息。根据中国裁判文书 一案件文书显示,被告人谢元林在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将大量“××同城” 站账 提供给林宇等人,林宇等利用账 在该 站上发布虚假招聘广告,骗取到大量应聘者的简历等公民个人信息。其间,谢元林同伙将林宇等骗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予以收购,之后出售给他人。
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文轶然 麦洁莹 实习生 吴昊 伍咏欣
数据 料热线、黑猫投诉、投诉直通车、豆瓣小组、中国裁判文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