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者还是“恶势力”?亚马逊与初创科技公司的“爱恨情仇”

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跟亚马逊打交道。当你在苹果的iCloud上同步照片的时候,当你为出行预定Airbnb平台住宿的时候……所有这些服务都在亚马逊的处理器上运行。

很多企业根本不需要购买和运行自己的系统,而是直接购买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它们直接在亚马逊的机器上储存信息,提取和分析数据。

图源:纽约时

向企业提供计算力量和软件服务已经成为科技行业最大、也是最赚钱的生意。而占据全球云计算市场“半壁江山”的亚马逊,现在却面临一个巨大的质疑:AWS被指称复制或融合其他科技公司的创新技术,让亚马逊旗下软件更便于使用,或将对手的服务进行“雪藏”再捆绑以折扣,让自身产品价格相对划算,诸般“操作”之下,用户最后都转向了亚马逊,而那些最早开创软件服务的公司却面临着两难境地。

据《纽约时 》 道,今年,亚马逊多个竞争对手开始讨论对其提起反垄断诉讼,而美国管理部门也开始检视亚马逊是否成了行业内的“恶势力”。

那么,亚马逊到底是行业的贡献者还是“收割者”,是否存在垄断,又如何在科技行业“开采”软件呢?

亚马逊被指 “开采”软件

据《纽约时 》 道称,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软件初创公司Elastic,开发了一款数据搜索和分析软件,迅速建立起生意,拥有了100名员工。可就在发展大好之时,亚马逊“复制”了Elastic的软件,将其作为付费服务出售。不到一年时间,亚马逊的“复刻版”就比Elastic赚得还要多。Elastic随后又增加了一些功能,亚马逊再次“复制”了它的很多功能,甚至连名字都用了一样的“Elasticsearch”。今年9月,Elastic在美国加州将亚马逊告上了法庭。

一些公司用“开采”一词来形容亚马逊对科技业软件公司的作为:盗取别人的创新,偷挖别人的工程师,再从他们的收入里获利。而这些手段之下,亚马逊正在遏制那些可能成为其对手的公司增长,迫使他们重新寻找生意方向,甚至打击了创新动力。

图源:纽约时

然而,即便如此,那些规模较小的软件公司还是不得不同亚马逊合作。毕竟,亚马逊的平台有着海量的用户。这让许多初创公司不得不同意亚马逊的关于推广自己产品的限制条款,还得跟亚马逊分享其客户和产品信息。在AWS平台上出售服务后,这些公司的销售收入还要被亚马逊抽成。

亚马逊已经变革了零售业、物流业、出版业,甚至好莱坞。它改变了人们购买处方药、房产,以及为城市及家庭建立安保系统的方式。但在所有这些之中,AWS的影响力是最为重大的。作为第一个进入云计算市场的公司,亚马逊成了毋庸置疑的市场老大: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 告显示,在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中,供应商产生的324亿美元全球销售额中,亚马逊占48%,规模是其最接近的对手——微软的三倍有余。

对亚马逊来说,AWS已经成为其商业版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去年一年就为其带来250亿美元销售额。更重要的是,AWS也成为亚马逊盈利能力最强的生意。这些利润使得亚马逊可以去其他很多行业“撒钱”。

初创公司与亚马逊的爱恨交织

Redis实验室于2011年在以色列创立,开发了一款名为Redis的软件,可更快地组织和更新数据。很快,亚马逊推出了一款与之竞争的付费服务。一方面,亚马逊这个强大竞争对手的现身,无疑会造成巨大威胁,可另一方面,亚马逊此举也正说明Redis这项技术的价值。随后,这家初创公司获得了1.5亿美元投资。而这便是很多软件公司同亚马逊之间的微妙关系的一种。

今年,Redis实验室曾考虑对亚马逊提起反垄断起诉,但公司80%的收入都来自于AWS上的客户。“这就是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Redis实验室前市场推广副主席里那·乔什称。该公司前员工估算,亚马逊每年可从Redis的技术上获得近10亿美元收入,或至少是Redis自身收入的十倍之多。亚马逊还试图挖走这个实验室的员工,并提供自己产品的折扣对其生意进行“围追堵截”。

其他一些科技公司也称通过AWS获得了更多客户,有一些甚至随之得到了不小的增长。Elastic公司去年就上市了,如今已经有了1600多名员工。

然而,对40多名亚马逊和其竞争对手的员工采访中,很多人都称,跟AWS做生意的代价很多是隐性的。你很难衡量被亚马逊抢去了多少生意,无从得知在亚马逊的威胁之下失去了多少潜在投资人。

当亚马逊复制或融合其他公司软件到自己的AWS服务中,它并不需要获得许可,也不需要向这些公司付费。这就阻滞了人们的创新动力。

MariaDB公司CEO迈克·霍华德。图源:纽约时

“AWS的成功是建立在开采开放源代码技术之上的。”一家开放源代码公司MariaDB的CEO迈克·霍华德估计,亚马逊通过复制MariaDB开发的软件赚到了比自己公司多至少5倍的收入。

此外,亚马逊在平台最显眼的位置陈列的都是自家产品,甚至在用户勾选了非亚马逊原生产品选项之后依然会推荐自家产品。亚马逊通过种种方式让客户搜索和使用其他公司软件变得不便,从而“雪藏”其他公司软件。

没人知道下一个被盯上的是谁

如今,亚马逊的AWS开发者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盛事,每年吸引数万人到拉斯维加斯参加。大会的高潮就是亚马逊的新服务展示。这个环节往往是一些初创公司苦日子的开始,因而被戏称为“红色婚礼”(美剧《权力的游戏》中一场血腥大戏)。

“没人知道下一个被‘杀’的是谁。”来自Duckbill集团的科里·奎恩为很多公司管理AWS账单,也负责写“AWS上周需知”简讯。

今年2月,硅谷7家软件公司CEO曾聚集在一起商讨对亚马逊提起反垄断诉讼,但担心法律程序费时太久,最终没有采取行动。

不过,政府管理部门如今已经开始介入。今年9月,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向亚马逊询问AWS的相关操作。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在调查亚马逊,据悉,目前已向亚马逊的两家对手公司了解情况。

在一份声明中,亚马逊称“开采”软件之说是“愚蠢而且毫无根据的”,还称自己为软件行业贡献巨大,而且是“为了客户的最大利益行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1月14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