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手机软件火了!家长叫好、孩子哀嚎,背后的关键却没人看见

01

前几天,有一款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软件火了。

用了这个软件,父母不仅能一键锁定孩子的手机,还可以禁用孩子手机上的APP。

另外,还可以给特定的APP规定使用时间,超时就会强制关闭。

有父母评论说,用了以后孩子学习成绩提升不少,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好了。

还有的父母说,能够有效管理孩子。

乍一看,确实还挺实用。

不过,夹杂在零星好评中的,是满屏的吐槽。

有人愤怒的说,下载了这个软件,孩子就像是一个犯人。

还有家长说:

“孩子用了这个软件,天天吵架,他这是怎么了?”

原因就在于用了这个软件,孩子完全没有隐私。

父母不仅能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长,还能清楚知道孩子用手机做了什么。

孩子的 上浏览记录、聊天内容等,家长都能实时掌控。

也就是说,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监视之下。

这就有点瘆人了……

孩子手机上瘾固然需要父母的干涉和引导,但关心不是监视,管教不是控制,干预不是强制。

强制的打压,没有边界感的监控,只会让孩子反感、厌恶,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

不得不说,孩子手机成瘾,沉迷于 络,一直都是父母的痛点。

我们不理解,为什么孩子拿起手机就放不下?

我们不理解,为什么怎么苦口婆心劝说孩子都不听?

还有很多人高喊,手机毁掉了这一代孩子。

实际上,毁掉孩子的从来不是手机,而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02

当初把手机让给孩子

如今却怎么也抢不回

全国政协委员丁磊曾说,孩子沉迷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懒。

他解释说,家长为了争取个人的时间,就把手机扔给孩子。

不得不说,这是部分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也见过不少父母用手机哄孩子。

每次孩子哭闹,就用手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世界瞬间清净。

或者是自己忙起来,无暇顾及孩子,就给孩子放视频、玩游戏。

很多一两岁的孩子,连话都不会说,就已经能熟练划拉手机看视频了。

去年春节我回老家,大人们在饭桌上喝酒谈笑,小孩三下五除二就吃饱了。

闲不住的孩子,立马追闹着玩了起来。

在场的大人们嫌孩子闹腾,就用手机把他们打发走了。

拿到手机的孩子也很开心,一个个安安静静坐在沙发上,人手一部手机玩游戏。

看似一片岁月静好,母慈子孝,实则孩子已经踏上了手机成瘾的道路。

可能很多父母觉得,偶尔让孩子玩一会儿没关系。

殊不知,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千万不要低估手机对孩子的诱惑,也永远别指望孩子自觉。

一旦把手机让给了孩子,以后真的是想抢也抢不回来了。

当然,还有的父母给孩子手机是迫于无奈的选择。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很多父母为了生计奔波,疏于对孩子的陪伴。

这时,很多父母就会选择用手机来代替自己的陪伴。

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父母在外务工,基本都会给孩子配备手机。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玩的不仅仅是手机,更是一种陪伴。

他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课余有大量的时间,又缺乏大人的监管。

于是,手机就成了唯一的消遣。

各种娱乐视频、电子游戏、 交软件,向这些孩子伸出诱惑的触手。

对于自制力为零的孩子来说,没多久就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我们用手机换来了片刻的安宁,却也无形中成了孩子沉迷手机的推手。

03

拔 线、摔手机

越是管束孩子越叛逆

手机一步步侵占孩子的生活,父母和孩子关于“手机”的矛盾也与日俱增。

孩子没日没夜玩手机,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心里着急,却也无计可施。

我有个同事,就因为儿子玩手机苦恼不已。

她的儿子刚上初一,最近一段时间天天低头玩游戏。

放学路上玩,吃饭玩,躺在床上玩,熬夜玩……

无论父母怎么苦口婆心说道理,孩子就是不听,反而各种顶嘴。

有一次,她偷偷把孩子手机上的游戏全都删了,孩子得知后,和她大吵了一架。

同事老公愤怒之下,把儿子的手机摔了。

孩子气得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好几天没理父母,亲子关系降到零点。

看到孩子沉迷手机,忧心忡忡的父母往往会采取强制的方式。

拔 线、删游戏、摔手机……

往往是越用力,越没有效果,还导致一系列冲突。

这几年,因为孩子玩手机造成的家庭惨剧,真的屡见不鲜。

2020年4月,福州一个13岁的小女孩,因为玩手机和父母争执,从8楼跳下;

2020年5月,广西一个12岁的小男孩,因为父母没收了他的手机,从楼顶跳下身亡;

2020年8月,河南一个16岁的小男孩玩手机,和父母发生矛盾,选择跳河轻生;

……

这只是冰山一角,每年都有无数个类似的悲剧发生。

孩子沉迷手机,父母焦虑不堪;父母强制禁止,孩子怨恨愤怒。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酿成一个个人间惨剧。

但是,挡在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真的只是手机吗?

04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

孩子需要的是爱和陪伴

针对孩子 络成瘾,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

很多家长一看孩子迷上 络,都骂:“这 络游戏太可恨!”

错了, 络是导火索,导火索外面插着一根线,真正的炸药不是 络,炸药是你孩子心理上的问题。

手机不是导火索,孩子内心的空虚才是深层次原因。

孩子沉迷 络,往往是因为虚拟世界能满足他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

可能是有人聊天的陪伴,可能是玩游戏的成就感,可能是逃避现实的压力。

简单来说,就是现实世界得到的关注和理解太少了。

尤其是来自父母的爱和陪伴,理解与尊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这4种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 络:

亲子活动少的家庭;

父母抗拒 络的家庭;

教育粗暴的家庭;

父亲教育缺位的家庭。

要想真正让孩子放下手机,除了父母的以身作则,陪伴才是最好的解药。

在《差生》纪录片中,就记录了一对父母帮助孩子成功戒掉 瘾的故事。

主人公成浩从初中就沉迷于 络游戏,每天至少要玩6小时,周末甚至24小时都扑在游戏上。

至于学习成绩,自然一直都是倒数。

妈妈也很是头疼,她想尽了各种办法,让孩子写反省书、打手心等等,不仅没效果,儿子反倒更叛逆。

妈妈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花了大量时间陪伴儿子,带他去旅游、学跳舞,尊重孩子的想法。

渐渐地,成浩愿意和父母交流,玩游戏的时间也少了。

但成浩对游戏的热爱依然没有减少,在高一的时候,想要退学,成为游戏职业玩家。

父母虽然很慌,但还是支持儿子去参加比赛。

结果比赛时成浩输得一败涂地,看清了自己的能力,他终于放弃了。

想到父母一直以来那么支持自己,成浩满怀愧疚,之后就把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

最后,他顺利考进了名牌大学。

所以说,与其强行禁止孩子玩手机,想尽办法围追堵截,不如多留点时间给孩子。

带着孩子见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广阔,充盈孩子的内心,他的世界才不会禁锢在一方小小的电子屏幕上。

父母有质量的、用心的陪伴,胜过一切教育。

05

在 上看到一段话:

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

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

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脑及因特 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手机会毁掉下一代……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 “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手机从来不是洪水猛兽,在这个一切皆电子化的时代, 络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无法避免,我们的孩子也无法摆脱电子产品的影响。

手机只是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如果我们把手机当成了消遣,孩子自然会把手机当成寄托;

如果我们每天在家刷抖音,孩子自然也会游戏上瘾;

如果我们嘴上骂孩子手上玩手机,孩子自然会说不听。

为人父母,在孩子心中播下什么种子,就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每天留一段时间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是防止孩子沉迷 络的开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5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