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贺先生 料称,今年三月份,他被小鹏汽车的核心产品亮点吸引,购买了该品牌的一台P5 550P车型。没想到,在购买XPILOT 3.5软件一事上,出现了消费纠纷。贺先生认为,对方交付人员存在误导消费行为,使他无法正常享受到自己最看重的产品驾驶体验。但是,店方也有不同的说法。
贺先生对至今体验不到最心仪的“明星”功能感到不满。 (车主供图)
车主经历:提车后购买XPILOT 3.5软件价格翻倍
家住惠州的贺先生向南都·湾财 反映,今年三月份,他在佛山顺德小鹏交付中心购买一辆小鹏P5 550P车型。购车前,他对比过包括该车在内的几款新能源车型,觉得还是小鹏P5-550P的激光雷达及高级智能辅助驾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经过慎重考虑,他终于选定了小鹏P5。在提车前,贺先生与交付专员经过沟通,表达了购买XPILOT 3.5软件的意愿,并了解到随车前后购买的金额差异。他知道,购车时一起购买该软件,可以享受到优惠,只需要2.5万。但事后再单独购买,就需要4.5万元,而他选择该款P5顶配版,看重的也正是具备高级智能辅助驾驶3.5版本功能。
3月16日,贺先生到顺德交付中心提车。没料到,接待他的交付专员,一直劝他谨慎购买XPILOT 3.5软件。据贺先生回忆,对方多次表达出“该软件技术上并不成熟“、“没有太大实用价值”、“没必要花冤枉钱”之类的观点。
小鹏交付人员让贺先生谨慎购买XPILOT 3.5软件 (车主供图)
贺先生了解到,购买XPILOT 3.5高级辅助驾驶软件,要额外加2.5万元。如果提车时不买,过后再买就要4.5万元。可是交付员劝他不着急买,考虑清楚再买也可以。最终,他在提车时就没有购买了。可是,贺先生事后感到后悔,认为该项体验是自己选车的初衷,提出还是要买XPILOT 3.5辅助驾驶软件。但对方却回应,不能以2.5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贺先生觉得很不满,多次致电小鹏客服。小鹏汽车客服人员回应,交付人员给出的说法,是贺先生自己放弃购买。而现在他如果想购买该辅助驾驶软件,就要按最新 价4.5万元支付。而贺先生向店方提出调取当时进店和交付人员对话的监控记录,想得到相关视频作为证据。但店方回复他监控(内容)已经被覆盖了,后来又说设备坏了,已拿出去维修。对此,贺先生觉得不能接受。
商家称:技术是否成熟由客户判断
据另一家小鹏交付中心的销售人员透露,消费者如果购买了P5 550P,原车具备硬件支持,但还需要另外购买XPILOT 3.5软件才能开通。按规定,随车购买可以打折,但后期购买就贵了近一倍。他们自己在高速上也会经常用到该功能,觉得还是比较实用的。谈到有些交付中心的交付人员竟然建议车主不要购买一事,该销售人员称,现在车辆交付安装这个软件包,并没有额外的奖励,有些人可能就会选择不推这个东西。而且,估计也考虑到该软件万一出现什么问题,会惹麻烦。只不过,他觉得,消费者既然选择购买P版,不购买XPILOT 3.5软件,享受到的功能就会不够全面。至于该技术是否成熟,好不好用,建议客户在购买前体验后自行判断。
律师看法:要看商家是否有限制购买行为
不过,对于贺先生此次的维权,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基于贺先生目前能够提供到的证据,其诉求要得到满足并不乐观。广东华安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曹培杰认为,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民事诉讼中有个原则,谁主张谁举证,这是一个基本的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按此原则,贺先生主张是交付员游说他不买,他就要提供证据证明这一点。
但是,即便可以证明是交付员说服他不买,也是别人的建议,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毕竟,他本人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方无法限制他购买。当然,如果贺先生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店方存在明确设置购买障碍的操作行为,或者有相关限制购买规定,使其无法购买,这就另当别论了。
也有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此前小鹏汽车曾经发布较短交付周期的消息,吸引了消费者与之订立购买合同,而后却推迟交付时间,引发消费者不满,说明了小鹏在抢占订单时的一些营销手法值得推敲。贺先生提车前想购买其最新高级智能辅助软件,却由于交付人员的建议,导致交付前后出现巨大的价格差异,使他产生了不愉快的购车体验。这也难免让人质疑,部分造车新势力为了市场份额,在相关“黑科技”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就以此作为卖点吸引客户下订。而作为经销商,却不愿意因为可能引发的后续投诉,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有些销售人员消极对待相关“明星”功能对客户的推广,也并不奇怪。
无可否认,是否购买何种软件的最终决定权在于车主,但作为非专业人士,销售人员的意见,也会对车主起到较大的引导作用。而车主在受到引导后作出的决定,可能会面临截然不同的购买成本,也是此次贺先生产生不满的一大原因。因此,如何在销售手法和客户满意度之间作出平衡,小鹏还需要反思。
出品:南都汽车质量观察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