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进入省文理前50名!东华高级中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屏蔽是有些高级的游戏。

越是试图掩盖起来的东西,越是能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和兴奋感。事实证明,“屏蔽”只是一堵透明的墙。

前天高考放榜,为了不让 会炒作高分考生,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屏蔽了省文理科前50名的考生成绩,但公布了屏蔽的名单。

有了这个名单就够了!

全省文理科前50名一共100人,东莞一共有16人,仅次于广州23人,排名全省第二,超越了深圳。而东莞16人中,东华高级中学就占了13人,按照学校排名,东华高级中学被屏蔽人数是全省第一。广州老牌的重点中学华附、执信、广雅都排在东华高级中学后面。深圳中学也是。

(以上图片为今年广东高考文理前50名分布各个学校人数)

不管东莞是不是准一线,从高考成绩来看,准一线无疑了。

东华高级中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

东华高级中学属于东华教育集团,这个集团还有东华初级中学、东华小学和东华幼儿园。集团董事长是李胜堆,这个后面讲。东华教育集团最早建成办学的就是东华高级中学。

一般民办学校开办之时,都不敢先办高中。当时全国民办教育正在整顿高额教育储备金(家长一次性交纳一笔高额费用,用利息抵扣部分学杂费,学生毕业后返回本金,此举是为了解决学校建设初期资金缺口),民校失去这个集资手段并改为每年收费制后,一度陷入低潮期。从成本上来讲,办高中成本高,收益低。资本办高中的意愿低迷。时任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沛涛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我们曾经批过一个高级中学,投资约需一个亿,没人敢做。

当然,除了成本之外,生源素质先天不足也是很大的挑战,高考太直接了,万一招不到好生源,高考成绩不堪理想的话很有可能就让投资数亿元的学校难以翻身。所以那时东莞的民办学校大都只做中、低年级,后面等赚到一些钱了,再办高中。

不过,更聪明的资本办学者,往往是先通过办高中带来名气和品牌,然后再办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名气一出来,生源滚滚来。往往越低年级收费越高,学校越赚钱。

东华高级中学在东莞开了个先河,也做了个示范。东莞后面再开办的虎门外语学校、粤华学校等民办学校路径更直接,大都是先拿高中来打品牌,首届高考生不惜成本培养,也要先考出一个清华或北大生。

说回东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胜堆,为人低调,极少在媒体上亮相。据公开资料,李胜堆,祖籍东莞,香港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除了东华教育集团,在东莞还办有颇具规模的东华医院、东城国际酒店、东华国际旅游 等。

据公开信息称,其25岁之前,受尽人间苦难,做过搬运工,做过蚊香厂、做过烟花爆竹厂的小工。回顾走过的路,其曾感慨,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民日 《华南新闻》2003年10月13日一份关于东华高级中学 道中,时任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沛涛是这么评价李胜堆,“东华高级中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一个不那么急着赚钱的投资者。这个老板叫李胜堆,我告诉他这所学校需要5年时间投入建设,20年时间逐步收回投入。后来的实践证明,他确实就是想办教育,为 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东华高级中学2001年秋季才建成招生,时隔两年,2003年10月其办学已被政府教育部门官方定位为“成功”。

那时,东华高级中学还没有出首届高考生,据当时媒体 道,2001年-2003年, 考东华高级中学初中毕业生人数连续3年达到10000人次,高一年级1200个学位供不应求。不少学生从公办学校转学到东华学校,吸引他们的是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2003年6月,该校通过市一级学校达标验收。

当时的教学质量无从考究。教学环境通过当时的媒体 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硬件上,东华高级中学总投资超过2.35亿元,按照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办学标准建设。在软件上,东华高级中学也开创了一个做法解决了东莞民办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痛点。

东华高级中学做法是,教师向全国公开招聘,由市教育局给政策,符合条件的教师可调入东莞,人事关系由东莞教育局统一管理,教师职称评定、晋级、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均享受与市直属学校教师同等的待遇,工资标准高于当地同级同类教师10%以上。校区有教师村,购买校区住房,可提供成本价住房一套。选择在校外购房可按东莞公立学校教师购房津贴标准给予购房津贴。总结起来,就是给保留编制关系和给高工资。官方的扶持和民办的资本联姻,吸引了大批内地公办学校优秀教师南下,招到了一批高素质教师。

这在当时,造势应是浩大,甚至是轰动。

但官方对东华高级中学的政策扶持远不止此。

东莞1985年之前是农业县,依托广深港地缘关系迅速成为了中国制造业最为集聚区域之一,也被外界誉为“世界工厂”。经济上富裕了,但教育底子差,公办学校机制不灵活,不说设备设施跟不上,就是教师待遇也给不起钱。东莞作为移民大市,接近800万的人口移民,教育学位需求极为迫切,形势的倒逼也让东莞成为广东最早发展民办教育地区之一。据东莞市教育局统计,至2002年6月,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办的各类民办教育校点共有602个。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民办学校开的多,关的也多。

其中,生源是民校的掣肘和瓶颈。民办学校生源差最大程度上是由于官方政策生源分配的不公、厚公办薄民办所造成。这一次,东莞市教育局决定对东华高级中学破例,将东华高级中学纳入市直属重点中学管理,按市教育局招生计划统一招生,允许该校以招收东莞生源为主,同时也可以面向全省招生。

这相当给了东华高级中学一个“杠杆”。东华高级中学将这个“杠杆”也用到了极致,每年级设拿出6个低费班,按公办学校正取生标准收费,吸引尖子生 考该校,并依托这批尖子生的高考成绩拉动该校的品牌效应。其余班为高费班,按公办学校择校生标准(高额赞助费)收费,这是盈利部分,为民校生存作保障。

2003年,办学仅3年的东华高级中学,在校学生就有4200多人。在东华高级中学带动下,东华初级中学、东华小学和东华幼儿园于2002年开办且于当年秋季首届招生,之后三校一园组建成为“东华教育集团”。据媒体 道 ,次年,2003年东华教育集团也成为了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办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12000人。

如今,东华教育集团在校生总数比当年翻倍了还不止,并增加了松山湖(生态园)等校区。其中高中人数,根据东华高级中学官 公布,人数达到了8198人。

但东华高级中学真正火爆起来,还是在一系列“清华北大”刷屏操作之后。

2007年前东华高级中学高考成绩根据公开资料难以查到,成绩如何也难以考究。从媒体 道角度来看,对东华高级中学 道热度急剧升温是从2008年开始。

2008年,东华高级中学高考实现了“7人考上清华北大”,占了全市被清华、北大录取总人数(13人)的过半数,创造了东莞高考史上一所中学当年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的最高纪录。在全省中学中名列前茅。

2009年高考,东华高级中学再刷记录,有12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2010年高考,广东省实行新的高考方案,东华高级中学又有11人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2011年,有9人被清华北大录取。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

2012年,有10人考取清华北大。

2013年之后的数据东华高级中学官 有个统计:“2013年以来,185人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其中2014-2018年连续5届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人数均超20人。”

一直到今年6月24日,东华高级中学以13人进入省文理科前50名被刷屏。

由于输送尖子生成绩显著,该校还先后被北京大学授予“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被清华大学授予“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也即是可以有名额将尖子生推荐给清华北大,参与自主招生,可额外增加学生考取清华北大数量。

树大也招风。

2008年那年,东华高级中学一家独揽东莞过半清华北大录取学生,就引起外界“东华高价买尖子生的”的质疑。

为了应对质疑,东华高级中学自2009年7月开始,对每名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同步公布了这些学生小学和初中学籍。有迹可查,根据多年数据,除了复读生之外,这些从东华高级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初中学籍基本都是在东莞,小学大部分也是在东莞各个学校就读,其中大部分初中还是在东华初级中学读的,随着这些消息的公布,质疑声也逐渐平息。

今年被屏蔽的13名进入省文理科前50名的考生,东华高级中学更是在消息公布的当天,就发布了13名学生学籍,其中11名学生初中来自于东华初级中学,另外两名分别来自于广州和湛江。

(图片为东华高级中学公布的今年进入省文理前50名的13名学生学籍)

谣言止于智者。

对于此类谣言,东华高级中学校长简期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淡定表示“这些尖子生,均是来自东莞全市小学、初中学校培育的优秀毕业生,东华高级中学只是完成了教育接力跑的最后一棒。”

简期颐无疑是个有才华又有情怀的校长。从东华高级中学创办之初他就担任该校副校长,2005年开始担任校长至今。算来在东华高级中学差不多有19年了。

当然他的理想和抱负不仅仅局限在追求高考成绩上。他在媒体上多次强调,东华高级中学想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学生。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高考很残酷,但目前没有更好办法去代替它,只能适应它。不能因为考试而否定高考,也不能为高考而高考,学校在育人时尽量往优点去做,既要对学生成绩负责,也要对他们终身发展负责。

高考很残酷。在东华读书压力大吗?作为教育旁观者,我们很难给出答案。尽管近几年,东华高级中学偶有学生跳楼坠亡事故,但偶发事件和压力联系起来也缺乏科学依据。

这终究是个无解的答案。就如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一样,在这个不进就退的时代,高考还是很多很多人改变命运获得美好生活的必经台阶时,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嘲讽它或非议它。它终究也是时代齿轮中的一环,高速运转中,也只能是顺势而为。

在2015年6月10日东华高级中学2015届毕业典礼的讲话上,简期颐曾引用诗人李白的话“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感慨“人生多歧路,这是人的宿命。”

他也勉励学生,选择比努力重要。

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是!在如今摆在家长面前的也是!

选择或不选择东华?

我们也没有答案。在非常少的接受媒体专访中,简期颐曾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曾经教过两个学生,他们是兄弟俩,家里很穷,一家四口就挤在6平方的房子里,但是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值得同学们学习,他们在给我的一份信中写道,家里的窗户破了,没钱去修。但是早上他们可以在阳光的照耀下起床,晚上伴着玉兰花的清香入眠。看到这样的话,我是既感动又欣慰。我想,一所学校只有有钱的学生不张扬,贫穷的学生不自卑,才能建立和谐校园”。

从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东华高级中学柔软的一面,因为职业的关系,我也曾多次采访多名东华高级中学的清华北大学生。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眼睛没有近视,没有带眼镜,让我非常羡慕。往往,这些尖子生也是运动达人、音乐狂人、漫画爱好者、甚至是作家。

他们笑容可掬。

——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