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上不少新民众乐园的探店短视频火了。通过镜头,不少 友们疑惑:曾经热闹非凡的新民众乐园,如今怎么空荡荡的?
租户们多已搬走
入内第一印象:空!
乐园一楼,一些商铺已经被宣传画打围,有店主用大字写上“民众二十年老店,搬到二楼,需购打火机请电话联系。”
在二楼拐角处,一家护肤品店还开着,另有几家服装店和美甲店仍在营业。他们也都听说了乐园已出售的消息。
8日下午3时许,在四楼电影院,零星有几名顾客正在等候看电影。“票价比较便宜,我就住在附近,经常来看。”有顾客介绍。售票员听说了民众乐园即将改造的消息:“具体情况还不知道,我们也在等公司通知,目前营业正常。”
几代武汉人的回忆
中山大道民生路,似乎是一条分水岭。一边热热闹闹,一边冷冷清清。
冷清的新民众乐园门口,路过的人并不少,但进入的人却不多。
80后说:“读大学时我每周末必逛民众乐园,这里有很潮的小商品,连约会都约在民众乐园门口见。”
70后说:“我小时候觉得民众乐园是个大世界,里面什么都有。有杂技、魔术、摩托车飞檐走壁,也有胸口碎大石、红缨枪顶喉咙、猴把戏等江湖艺人,每次去都觉得一双眼睛看不过来。”
60后说:“以前民众乐园里的歌舞厅、电影院都蛮上档次,是汉口最洋气的地方。”
在抖音上,还有七八十岁的老武汉人,用一口流利的武汉方言说着:“民众乐园以前是武汉‘最玩味’的地方,买一张门票就进去了,自由自在。小孩子们一下到这里看杂技,一下跑到那里看楚剧,一下又串到别的厅去看京剧,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民众乐园’。”
“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但现在店铺基本上都关门了。”有 友说,父母有时候也会念叨,在他们小时候,花两角五分钱在民众乐园可以玩一天,“后来不知道是因硬件条件的限制,还是因为逛街的地方太多了,渐渐去得少了,后来就几乎不去了。”
百余年来数次更名
对于老一辈的武汉人来说,是从这里开始感受娱乐天堂的震撼。
作为楚剧的正名之地、汉剧的兴旺之地、京剧的繁盛之地,民众乐园曾在武汉掀起一阵“追剧狂潮”。那时候的民众乐园是个大戏园,一张门票可以看所有的表演。京、汉、楚,豫、越、评,吹拉弹唱,角落里还有大鼓、双簧、快板。
除了看戏,饭堂、电影院、理发店、哈哈镜、戏台子、图书馆……一座乐园,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民众乐园,百余年来也数次更名。
开业于1919年始名“汉口新市场”,随后历经“中央人民俱乐部”“血花世界”“汉口民乐园”“民众俱乐部”“汉口特别市民众俱乐部”“兴记新市场”“明记新市场”“和记民众乐园”“民众乐园”“人民文化园”“民众乐园”等名称,1993年更名为“新民众乐园”,2014年升级改造后命名为“凯德新民众乐园”。
改造计划正在研究
2021年1月11日,凯德商用中国信托发布公告称,已以2.58亿元人民币出售武汉资产包,包含凯德新民众乐园以及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三阳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74.13平方米的三套空置房。无关联第三方买家还同意额外支付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付股东贷款和委托贷款。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表示,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老武汉人,对民众乐园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商业体购物、亲子等多业态的协同发展,以及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越来越多,对民众乐园提出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像现在的楚河汉街和光谷步行街,对于有购买力、喜欢潮牌的年轻人来说,就是经常去逛的地方。”吴先明说,这部分群体,以前也是民众乐园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一代一代的成长,80后、90后、00后的需求必然不同,落实到升级改造上,需要更注重现代商业消费的各种元素,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要更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极目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奉酬谢。 料微信请关注:ctdsbgfwx,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