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儿刷新纪录,续写宁理运动新篇章

更快,更高,更强,纪录的意义就在于突破。每一年,我校的运动健儿都凭着自己的努力与朝气,一次次刷新成绩、书写新的辉煌。那么今年,有哪些纪录被刷新,运动健儿们又有什么话和我们分享呢?

史珂名——本科女子跳高破纪录

史珂名 商学院 物流管理 191

原纪录:1.39米

现纪录:1.55米

在浙江大学2019年运动会上,商学院学生史珂名在女子跳高比赛中以一米四九的成绩打破了宁波理工学院女子跳高一米三九的校纪录,昨天在我们浙大宁波校区2019年运动会上,以一米五五的成绩再次刷新了自已上周刚创造的一米四九的校纪录。

Q:打破了校纪录,你的心情怎样?在比赛前有想过会打破校纪录吗?A:最先感觉到的是兴奋吧,还有一点意外。但此次跳高项目我的目标本来就是校纪录,所以打破校纪录我是有准备的,可我也没有想的是,最后能跳到1.55米。这让我很惊讶。

Q:此次跳高比赛打破了校纪录并夺冠,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看法?A:我对自己的表现挺满意的,成绩也出乎我的意料,平时的训练里从来没有跳到1.55米这个高度,这是第一次。

Q:在比赛前你做了哪些准备?有过哪些训练?A:日常训练中我减少了体能训练,增加了技巧训练。在饮食上则是尽量避免油腻,以清淡为主,避免身体不适。最后我适当增长了睡眠时间,保证我充足的休息。

Q:在训练期间,有没有遇到过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或者说觉得训练特别艰难的时刻?A:特别艰难倒没有,但有受过伤。初中参加省运会时,我因为不在状态,在做背跃动作时背部压到了杆子上,最后撕下了三大块皮,这个我印象特别深刻。

Q:你为什么会坚持这项运动?A:因为我喜欢跳高啊,自己一直有这个爱好,所以训练的时候并不枯燥,坚持下来后我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学业繁忙的研究生运动员也一直保持着对于运动的热爱,在比赛里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张昌健——研究生男子4×100m破纪录

张昌健 浙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1901

原纪录:53.88秒

现纪录:52.92秒

Q:请问打破了校纪录,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A:原本不知道破了校纪录,还是很开心的,团体项目比个人项目更重要,是我们学院团队精神的体现。队友非常棒,让我在最后一棒跑的很轻松。

Q:拉伤有没有对这次比赛产生影响?

A:拉伤后面慢慢就好了,所以比赛前热身运动一定要认真做。

Q:你认为获得这个成绩,什么人或者事对你帮助最大?

A:本科的体育老师,大二的时候在他的田径队里和体育生练了一年时间。

Q: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别的运动员吗?

A:比赛只是一方面,平时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制定一个运动计划什么的,我觉得就挺好的。

王炎铭——研究生男子跳高破纪录

王炎铭 土建学院 研二

原纪录:1.45米

现纪录:1.51米

Q:此次夺冠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看法吗?你认为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呢?

A:对本次比赛表现很满意,当前两跳没过之后,第三跳能跨过去,真的有点激动。我认为取胜的关键基于平常的锻炼,业余时间都会约上小伙伴一起打打球,有时候还会夜跑;其次,自己的身高相对而言比较高,对于跳高这个项目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Q:你能说说你是如何与跳高结缘的吗?

A:因为从小开始打篮球,一直到现在,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初中的时候,在运动会参加过这个项目,感觉自己弹跳还可以,就第一次参加了研究生跳高比赛。

Q:那以后还会继续训练自己的跳高水平吗?有信心继续突破自己的成绩吗?

A:后续不会特意去训练跳高项目,但会多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明年运动会希望还能再突破一下。

胡忠雯——研究生女子100m破纪录

胡忠雯 土建学院 研二

原纪录:15.94秒

现纪录:15.19秒

Q:为什么会想到 名这次运动会呢?

A:因为以前也参加过,以前是学校田径队的,所以基本上每年都会参加。因为以前研究生是不能参加运动会的,今年是第一次宁波校区的运动会,研究生可以参加,所以就来参加一下,因为我明年就毕业了。

Q:那以前参加运动会和这次以研究生的身份参加运动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A:以前在土建学院的话是为学院争光嘛,和现在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当时就是为了土建学院准备比赛或者是说参加比赛。当然是在田径队的话就是出去比赛,为校争光嘛,代表的是宁波理工学院。这次就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老师也很鼓励参加。

Q:有没有什么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

A:我比较擅长的就是田赛和径赛,就是田径类的,毕竟我以前田径队的嘛,所以偶尔会回田径队玩一下这样子,但是没有以前的竞技的那种感觉。

Q:那你觉得自己这次表现得怎么样?

A:还行吧,因为我脚太小了,全校找不到适合我的钉鞋,也是我的教练直接去买了那种定制的鞋子。但因为不是钉鞋所以跑得不算舒服,所以其实是对自己的发挥不满意,不过还行吧。

所谓成长,便是人一次次突破自己的过程。历届运动会,选手在成长,学校也在成长。竞技体育没有“最”字,所以成长也就没有极限。成绩留在过去,未来,我们会迈着大步,继续风雨兼程下去。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潘佳雯 林渝策 夏宇洋

?图片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