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真人实录(14):侠气,也是一种免疫力

讲述人:李妮

职业:武汉风波庄餐馆老板

年龄:42岁

5月,李妮想把自己的志愿团队改个名字,原先叫作“逆行者”,在疫情期间,“逆行者”是志愿者最贴切的标签,逆行者,需要的是毅然决然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牺牲精神。而现在,武汉已经取得了抗疫的决定性胜利,做志愿者也不再需要那么勇敢,也就不再那么闪闪发光。但是李妮想,哪怕萤烛末光,虽然微弱,也能给黑暗中的人送去光明。于是,“逆行者”便被改作“萤光”。

李妮是武汉风波庄的女老板。风波庄是汉口一家中餐馆,走的是江湖路线,那里的服务员都称“小二”,各种菜品也都被冠以各种武功之名。那里的老板娘,定然是一位江湖女侠了。

1月底,疫情来袭,女侠李妮马上和他的老朋友成立了“逆行者志愿者联盟”,运送各种抗疫物资,用她的侠肝义胆为武汉助力。

如今已经过去了100多天,但是回想那个特殊的2月,李妮觉得仿佛就在昨天。

那段时间,李妮几乎每天都“出没”在武汉的各个出城要塞。武汉西、龚家岭、府河……武汉所有的出城高速路收费站,都热闹非常。一辆一辆长长的拖挂车从各条高速路上向武汉奔来,满载着几十吨几十吨的抗疫物资,车身上都贴着红红的大标语:“武汉加油!武汉加油!”司机们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关心地询问武汉的情况。早有热心的武汉志愿者们等在那里,下货,分装,用一辆辆小车驮进城里……忙得昏天黑地。李妮和她的团员们,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分子。

最怕下的货是红薯和84,红薯都是100斤一袋,每袋都要两个大男人一起拖,这种时候,李妮完全帮不上忙,只能在一旁挥着胳膊使劲吆喝。

84都是50斤一壶,每搬一次84,裤子就 废一条。那么多壶84,来来回回地折腾,哪有一滴不漏的?

大部分的物资都会配有一张定向捐赠的单子,志愿者们只需按照单子送货,签收,拍照,就行。但往往一辆拖挂车,把定向捐赠的物资分配完之后,还会剩下一些物资,志愿者们可以自行安排。这时,李妮就会把东西拖到一些老小区,送给那些不会上 的老人们和贫困户。

每一个捐赠电话后面都是一个热心人,李妮从他们手中接过捐赠物资时,都会很感动地对他们说谢谢,谢谢他们为武汉的付出。这时对方也跟她说谢谢,谢谢她为他们义务运送物资。李妮觉得这个经历很有意思,让她收获了不少难得的经历。

“蛋哥”,是黄陂武湖一家养殖厂的老板,他希望武汉一线的医生们都能够吃到他的鸡下的蛋,而不是天天光啃面包吃泡面。李妮叫他“蛋哥”。帮“蛋哥”送鸡蛋,成了她2月份接到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天,李妮带去了一个15辆车的车队,浩浩荡荡,他们戏称自己“护蛋队”。一版蛋有30个,一件蛋有12版,李妮的小车那天装了14件蛋。车身变得沉甸甸,踩油门十分费劲,开车时不仅要匀速,还要格外留心路上的坑坑洼洼。那天,从黄陂到汉口二医院的路,变得无比的漫长。直到暮色四合,7万多个鸡蛋才安全到达二医院的食堂。

李妮和医院收货代表以及蛋们一起拍了一张合影,这才松一口气。这种照片用他们的术语,叫作“工作落地照”——当志愿者把货物送到指定地点,和收货人和货一起拍张合影,然后传给捐赠者确认,运输工作才算圆满完成。

整个疫情期间,李妮收获了近百张这样的“落地照”,五花八门的货物,从每一个捐赠人手里到达李妮的车队,再由车队安全送达目的地,一路上,不知被多少颗心牵挂。

接连运送了好几天鸡蛋后,紧接着的又一项任务,是为京汉大道一家小医院运送尿不湿。那是一间民营的小医院,叫欣悦妇科,当时也成为应急医院,专门收从大医院出院的70岁以上的老人。

2月初,防护服奇缺,许多大医院的医生都没有充足的防护服,更别提这样的民营小医院了。于是,舍不得脱下防护服的医生们想出了一个法子——穿尿不湿。

当李妮得知这一车尿不湿的特殊用途时,她的鼻子阵阵发酸,从武昌到汉口并不远的路程,她的口罩却被泪水打湿了好多次。

捐赠物资的,除了企业家,还有不少普通人。李妮记得有一个东西湖的农民,他在 上看到李妮的电话,便打给她,说他要捐自己种的莴巨,请李妮帮忙运到武汉的方舱医院。那天,李妮一大清早便带着三个志愿者来到东西湖慈惠农场,见面时,农民还在地里忙,满头大汗,他大声招呼李妮等一等,原来莴巨还没收完。不一会儿,绿油油的莴巨把三辆suv挤得满满的,莴巨们都挂着露水,还带着泥土的清香。农民说,请帮忙把这些新鲜莴巨送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请他们保重!

李妮连连点头,心里翻滚着一股暖流。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农民是怎么在地里劳作的。她想,原来每一个平凡人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而所谓英雄,其实也都是平凡人。

4月8日,武汉终于解封,许多单位复工。

李妮也不再像头前个月那么忙了,她终于有精力考虑自己的事业了,然而这时,她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经济危机。

她的风波庄,已经有13年,生意一直不错。多亏这13年的积累,让李妮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即便这样,她还是捏一把汗。因为她心里太清楚了,这场疫情中最受打击的,就是餐饮业,尤其是堂食。戴着口罩的武汉人,谁还敢像从前那样潇洒不羁地上馆子,推杯换盏,大快朵颐?她暗暗算了一笔账:不复工吧,亏的只是一个房租,每个月1万;复工吧,亏的除了房租,还有人工成本,水费电费原料费……那就远远不止1万了。

所以,为了保存实力,整个4月,风波庄都没有复工。

她跟20几个员工一一打电话,坦陈自己的困境。她希望大家能和她一起等待餐饮业回暖,但是如果大家要另谋生计,她也不想耽误大家。

大部分员工都选择留下来,他们跟了李妮好多年,知道她的侠义。其中还有人主动提出降薪,李妮坚决不同意。她卖了自己的股票,又想办法找到农商行贷款了50万。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挺过这一关。

5月1日,风波庄重新开业了!

堂食,惨不忍睹,客人只有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

外卖,由于关店下线了好几个月,在外卖软件上风波庄连排名都刷不到了,数据也都没有了。

她仔细观察,发现有两样东西现在卖得比较好,一是烧烤,二是小龙虾。于是,她赶紧架起了烧烤炉子,新菜单的第一页,也写上了大大的“卤虾”。

李妮说,她从事餐饮业13年,遇到过不少波折,禽流感,地沟油,都没有打垮她,这次的新冠疫情,是她遇到的最大一次风波,但是,她想,凭她行走江湖多年的经验,还有她累积下来的善缘,她的风波庄一定会平安度过这次风波。

豪情满怀的李妮,对她的餐饮事业充满信心,也对武汉的抗疫胜利充满信心。她告诉我一个秘密,其实,她是一个癌症患者。2013年她发现甲状腺癌,2014年动了手术。后来她一直坚持吃药保养,已经过了第一个五年期。

她非常感谢生命给了她第二次活着的机会,每一天对她来说都是赚来的,所以,她总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次新冠来袭,她本来可以小心翼翼地躲起来,毕竟她本身就是一个病人,但是她没有,而是选择一次次冲上前线,像一个健康人那样去搏。不论是搬货,运输,还是加班加点,她的体力都比健康人差许多,但她告诉自己,只要参与了,就是在为武汉加油,也是为自己加油!

我问她,天天在外面跑,怕不怕被传染上新冠?她想都不想,一个劲摇头:不会!绝对不会!为什么?她说她身上的那股侠气,已经帮她战胜了癌细胞,所以,也一定会帮她阻挡新冠病毒。因为,侠气,本身就是一种免疫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