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出口权限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向其出售零部件,期限为7年。
美国认定中兴通讯在2016年和解谈判和2017年考验期內,向其工业安全局(BIS)作出虚假陈述。
从美国商务部的陈述上,此次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理由牵强。
据美媒 道,美国商务部官员表示,据协议中兴通讯承诺解雇4名高级雇员,并通过减少奖金或处罚等方式处罚35名员工。但中兴通讯只解雇了4名高级雇员,未处罚或减少35名员工的奖金。
2016年,中兴通讯就美国出口禁令已经支付约9亿美元的罚单,此次禁令有明显的强加罪名意图。
适逢特朗普政府挑起对中国贸易战的关头,使得美国发出的此次制裁有了明显的牵制、要挟的意味。此举还可能加剧中美之间本已愈演愈烈的经贸紧张。
美再对中兴通讯发出禁令
美国商务部周一(美东时间4月16日)发表声明称,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此次事件是中兴之前接受美国罚款的后续。
2017年3月,由于中兴违反美国禁令,向伊朗和朝鲜非法出口电信设备,中兴同意支付11.9亿美元的罚款和没收款项。
上图来自DeepTech深科技
在美国发布出口禁令的前一日,英国的 络安全监督机构发出一封措辞强烈的公函,警告电信运营商不要使用中兴通讯的设备,因为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引发安全担心。
这实际上把中兴挡在英国市场门外,无缘争取把该国电信基础设施升级为5G和全光纤 络的巨额合同。
美国和英国双重压制可能给中兴通讯带来比较重的打击。
对此,4月17日,中兴通讯发布声明表示,中兴通讯已获悉美国商务部对公司激活拒绝令。公司正在全面评估此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各方面积极沟通及应对。
早间,中兴通讯A股和港股股票均暂停交易。
中国商务部对此事件也做出了回应:
商务部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公司采取出口管制的措施。
中方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政策,合法合规开展经营。
中兴公司与数百家美国企业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为美国贡献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希望美方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并为企业创造公正、公平、稳定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商务部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多家公司股价受影响
受此影响,在昨夜美盘时间,中兴通讯的主要美国供应商股价已经出现大幅下跌。
受消息影响,截至4月16日美国股市收盘,高通下跌1.72%、美光下跌1.11%、博通上涨0.98%、英特尔上涨1.04%、Oracel上涨0.35%,由于中兴占以上巨头采购量较小,因此对其影响不大。
同时,中兴采购量占自身出货量30%的ACIA暴跌35.97%,Oclaro下跌15.18%、Lumentum下跌9.06%、finisar下跌4.05%、inphi下跌4.05%、fabrinet下跌9.81%、AAOI下跌0.73%。
在A股,4月17日通信板块走低,5G概念指数盘中下跌约0.68%,概念股中,中际旭创、亨通光电等盘中下跌超5%跌幅居前。
此外,受此消息影响,A股多家科技板块公司股价走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盘中股价触及跌停。
或影响通信设备和手机业务
招商证券发布研 点评表示,本次禁运事件发生在贸易战的特殊背景下,美国此举更多是希望增强自己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中信证券认为,由于中兴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大部分光器件均来自美国,短期内影响重大。
中金公司认为,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施加出口权限禁止令,若不能在1-2月内达成和解,会影响通信设备和手机等业务的正常生产与销售,同时对当前全球和中国的运营商 络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并有可能影响未来5G 络的推进。
对于此事后续发展,分析认为后续的解决方案可以参考2016年的禁运审查。
2016年,禁运事件爆发后,在双方政府协调下,美国商务部给中兴颁布了临时许可证(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从而保证中兴通讯可以正常采购美国元器件和软件。而今年禁运之矛再度举起,预计后续中兴及美国商务部之间将通过斡旋达成二次和解。
刺痛缺芯软肋
此次美国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也再次刺痛了中国缺芯的软肋。尽管全国有1380家芯片设计公司,但是芯片设计产业仍属薄弱。
招商证券点评,中兴通信的主营业务有基站,光通信及手机。其中,基站中部分射频器件如腔体滤波器,光模块厂商,手机内的结构件模组等均可基本满足自给需求。唯有芯片,在三大应用领域均一定程度的自给率不足。
在三大应用领域里,国内在基站芯片的自给率几乎为0,成为了中兴通讯本次禁运事件里最为棘手的问题。这一领域要想实现国产替代,需要较长时间。光通信和手机产业链门槛相对较低,一些细分领域的国产芯片方案甚至于成为了国际龙头,但整体来看,还是偏低端应用。本次中兴通讯的禁运事件,对于通信产业冲击较大,也敲响了半导体产业的警钟。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 站(www.jrj.com.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