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能“变钱”,西城垃圾分类“黑科技”上线……

垃圾分类

最近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垃圾到底怎么分?

这个问题不仅问住了上海人

也难倒了北京人

推行垃圾分类

是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任务

在咱们西城

对待垃圾分类也有自己的招数

让咱们见“圾”行事

智能“刷脸” 垃圾“变钱”

在德胜街道新风街1 院,打造了垃圾分类 再生资源回收 “两 融合”试点工程,扔个垃圾都是“黑科技”!

德胜街道选取16个点位投放了29组“人脸识别”智能垃圾桶,每组垃圾柜设有厨余垃圾、可再生垃圾、其它垃圾等投放口,居民只要走到垃圾柜的摄像头前,投放口就会自动开启。

而且,居民如果投入的是纸张、纺织品等可回收类物品,会实时称重并按照市场价折合成金额转入与用户关联的小程序账户。账户上的金额可以在一段时间后转入微信钱包,居民可以花,也可以提现。

如果投入的是厨余垃圾,每投放一次积一分,每天不超过2分。积分转入居民的小程序账户,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可兑换生活用品。

不久前,在广内街道感化胡同3 院,也有一台“互联 +垃圾回收”智能设备上线,居民扫码开箱后,可以分门别类地投放垃圾。还可以通过APP“赚到”几毛到几块钱,并获得相应的积分。

400户居民垃圾分类23年

你以为“垃圾分类”是最近才流行么,当然不是!

早在1996年12月6日,新街口街道大乘巷小区就宣布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作为“垃圾分类第一院”,这里400多户居民长期保持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20多年的坚持,垃圾分类现在已经变成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环境好了,住在小区的居民们从来都是欢声笑语,和和美美。

去年,新街口街道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厨余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作为第一个实行垃圾不落地的 区,9名志愿者还承担了厨余垃圾收集和点位清扫工作,让 区的环境更加优美。

垃圾分类 全民总动员

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儿,西城各街道都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各有成效。

今年,西长安街街道“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走进西单商业区,350余家餐饮单位集体发出垃圾分类绿色承诺。

什刹海街道,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新时代新青年志愿者,在 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外展和入户指导等宣传工作,引领了一场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在牛街街道,广外街道等地,街道为党员志愿者和 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培训,让大家了解更多垃圾分类知识,共同出力美化城市环境。

现在

越来越多的西城人参与垃圾分类

大家一起努力

还能被小小的垃圾难住么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让西城更加美丽整洁

文字:樊鲁阳 综合相关街道 道

图片:相关街道

制作:李艺萌

欢迎广大市民提供新闻线索:

热线电话:68017794(工作日9:30—17:30)

邮箱:xcxmtk@163.com

北京西城(ID:bjxchnews)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15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