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不良教育风气“开火”

思想政治教育以“立人”为己任,用理论、情感、人格的力量为官兵铸魂塑形、正心励志。从炮火硝烟中孕育发展,一路走来,政治教育积淀形成了很多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但同时也存在形式主义、留痕主义、僵化机械等某些不良教育风气,使得教育一定程度上偏离本真、落后时代、游离官兵。当前,有些单位在教育上存在的“歪风陋习”根深蒂固、拔根艰难,影响效果,官兵厌烦,必须拿出像纠治训风演风考风问题一样的斗争精神,来一场教风大整治活动,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本真、拥抱官兵、焕发魅力。

一是向“留痕主义”开火。教育未上,笔记先行;活动未搞,软件先行。桌子摆了满满一堆、本子记了厚厚一摞、脑子只有薄薄一层,这种典型的“痕迹主义”已成为一些单位政治教育的习惯性套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留“痕”不留“心”,背后折射的是对政治工作本质本真把握不准,对政治教育特点规律研究不透,更体现了管教抓教施教者的无能失职。提到“留痕主义”,组教者苦不堪言,“首先得保证上级检查不出问题”“先得解决有没有,再说好不好”“没有痕迹说明思想不重视”。参教者更是满腹怨气,抄笔记、写体会、补心得,写在纸上、记在本上、打印出来挂在墙上,才算教育落实,手累心烦很无语。这种原本暖烘烘的教育被折腾得冷冰冰,原本减压力添活力增动力的教育成了最现实的“负担”。

辩证来看,必要的笔记记录和软件资料是需要的,毕竟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但如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补软件、留痕迹、应付检查上,哪有心思去掌握官兵的活思想、哪有精力去抓教育的质效,最终落得“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风一吹掉在地上,就是没有放在心上”。留“痕”的教育处处有痕,表面看起来扎扎实实、检查起来也是无懈可击,但效果却是一个大大的问 。正如“文山”移不动、“会海”难填平一样,祛除“留痕主义”同样异常艰难,关键在于按照军委明确的“十个必须”“三个不得”,来一次真刀真枪的斗争,和错位的政绩观斗争,和狭隘的思想认识斗争,和失职不作为不担当斗争。各级政治干部要树立斗争理念,用政治工作的本真来检视反思,用新时代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来探索实践,扛起担当、敢破敢立、勇于作为、上下联动、层层发力。要把那些大点套小点的标题式记录、照搬照抄的复制式体会、上下一般粗的类同式方案、毫无意义的程序性发言统统砍掉,让官兵在教育的世界里打开心扉,说点心里话,写点兵故事,真心参教、愉快受教。

二是向“形式主义”开火。“形式主义”这颗毒瘤盘根错节,危害不可小觑。如有的单位筹划教育不是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怎么出亮点“抓眼球”“博彩头”;思想调查不是想着如何“脱鞋下田”摸情况、精准精细“立靶标”,而是坐在办公室里不切实际地瞎凑乱编;教育动员部署刚结束,就忙着出经验出做法;组织活动不是想着如何聚焦主题增强实效,而是想着场面阵势如何大,宣传效果如何好;教案准备了上万字,教育上了大半天,官兵没有几句听得进,高高在上摸不着,云里雾里听不懂。再如轰轰烈烈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是典型的“不看疗效看广告”。

这股歪风邪气在一些单位教育中颇有市场、颇为盛行,也是基层官兵最为排斥抵触的。习主席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教育是管思想、管长远、管根本的,教育中滋生的形式主义危害更大、影响更坏。教育是务虚的工作,但虚功必须实做,而且要实而又实。纠治教育当中的“形式主义”,最关键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抓教管教施教组教者要强固初心、以身作则、牢记责任,经常想一想政治工作的初心本真,经常想一想官兵期盼的眼神和打赢的热情,经常想一想塑人立人育人的神圣使命,用实事求是、立言立行的光辉人格支撑教育,用善讲善教、身教言教的担当作为感召官兵。要坚持内容为王、效果为要,说实话、办实事、道实情、讲实理、解实难,坚决纠治图形式、走过场、搞花架子等突出问题,让官兵看到“真面目”,体会到“真威力”,感受到“真温度”。

三是向“机械评估”开火。检查评估是指挥棒,对教育有着直接导向作用。当前,一些单位的教育检查评估落进了一个想跳都跳不出的“陷阱”,单纯查笔记、看登记、考背记,查天数、看次数、盯人数,翻教案、看方案,已经习以为常、固为习惯。有的单位甚至列出指标、明确权重、量化评比。这种机械化、简单式的检查评估方式,倒逼基层机械化、简单式抓教管教。政治教育不是军事训练、比武考核,不是打扫卫生、整理内务,除了一些看得见的硬性规定要认真检查落实外,不能简单用尺子量,放在秤上称,虽有标准、有要求、有制度,但无定法、无定型、无定式。简单机

械检查、刚性指标评价,不仅难以合理评判,反而会事与愿违、造成恶性循环。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评估方式不科学,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沿用惯例,至少“偏胜于无”。究竟怎么办?关键就是按照“十个必须”“三个不得”的基本要求,树立科学系统的教育评估督导理念。第一,不能走极端,全盘否定查软件、看人头等基本的检查方式,没有基本制度保证,没有规定动作支撑,教育效果无从谈起。但这种刚性检查只能是一种佐证和检验,不能成为主要评价依据。第二,不能简单化,教育好不好,关键看效果。如何检验效果?一个是随机问,到官兵中间去以谈心聊天的方式,面对面了解,看看教育留下多少烙印、问问官兵对教育的评价,让受教者成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另一个是重点谈,围绕当前训练任务、单位建设矛盾问题、官兵思想反映等方面,了解官兵的思想底数、判断官兵对问题的认识层次,以此来评判教育落地效果;再一个是联系看,跳出教育评教育,看看单位训练成绩怎么样,官兵士气高不高,安全管理稳不稳,建设基础好不好,甚至看一看伙食、听一听歌声、查一查内务,立体全面看看教育转化效果。

四是向“身份错位”开火。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是教育的基本姿态,把官兵当做教育的主体,走进他们、读懂他们、依靠他们,是教育的基本身份定位。有的施教者习惯用管理的心态抓教育,用命令的口吻讲道理,高高在上、冷冷清清,只有硬度没有温度;有的把战士单纯当作管教对象,处处盯着防着,甚至置于对立面;有的话语体系不对等,一个在“中央台”,一个在“地方台”,讲不清、听不懂。这种身份错位导致教育缺位,难以上下通畅、同频共振。思想政治教育是说理的学问、情感的艺术,必须跳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怪圈”,把官兵作为主体,摆正位置、付诸感情、投入真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心感人。课堂上要少一些刺耳的、冰冷的、绝对的话语词汇,多一些接地气、冒热气、有土气的兵言兵语,注重平等交流、互动探讨、辩论讨论,鼓励官兵积极参与、走上讲台、成为主角,让教育更有味道、更有力量、更有效果。

(军队党的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