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22 年的 315 晚会曝光的各种行业乱象?

普通老百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消费市场各种假象、假货无处不在,让老姓防不胜防,为了碎银几两,有人的无所不用,假货假得离谱,假的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和看法,欢迎更多的朋友就这个问题和观点进行探讨和交流。

1. 各种假象无处不在,让老百姓触目惊心

从今年315央视打假的 道来看,市场上各种欺诈消费者各种现象来看,涉及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吃的,穿的、戴的、娱乐的都有。

其他的暂且不说,就拿舌尖上的安全来说,老百姓最爱吃的老坛酸菜,腌制过程中芥菜收割后并不清洗,工人或穿着拖鞋或光着脚在酸菜上踩来踩去,有的甚至一边抽烟一边干活,抽完的烟头直接扔到酸菜上。

看到酸菜加工制作的这一幕,多少老百姓能吃得下去,吃过老坛酸菜的消费者估计想吐的心都有了,让人反胃到了极点。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了所谓的金钱,丧尽天良,不惜以身试法。

电动车销售门店在销售之后,通过解码器自行更改电动自行车的限制速度,让车速达到35-40km/h,破坏国家有关规定,危及百姓出行生命安全。

2. 假象得不到打击,正品就没有市场

法律缺失的地方,违法活动就有了空间;正品没有的地方,假货就会到处招摇撞骗。真和假这永远是一对此消彼长,彼长此消的矛盾。

假货、各种欺骗消费者的假象,破坏的是市场秩序,侵害的是消费者的信用和生命安全,践踏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

利益的驱使,这些人没有了做人的底线,没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雷区敢闯,红线敢碰,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和 络面前,老百姓没有火眼金睛的眼力,真假难辨,只能上当受骗,成为骗子和黑心商家任人宰割的羔羊。

老百姓面对各种欺诈消费,一方面是法律知识淡薄,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和工商部门的打击力度不够,让这些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蛀虫有了生存的空间。

3. 打假需要天天315,市场才能良性循环

作为吃瓜群众,强烈建议,打假应该天天315,而不应该3月来4月走,更不应在每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集中 道和曝光一下那些不良企业,完了就很少有打假方面的新闻 道和宣传了。

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和老百姓应该建立良性打假机制,对市场上各种欺诈消费者的假商品、假信息,设立群众举 有奖线索,对各种假货、三无产口,欺诈软件等等,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宣传。

重拳出击,多措并举,综合治理,让那些不良企业和黑心小商贩、小厂家,小企业失去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建立打防结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长效制度,把那些黑心厂家负责人和老板纳入 会不良信用黑名单,在乘坐飞机、高铁、住宿、子女上学等方面严加限制。

真正构建不想造假,不敢造假、不能造假的防范体系,唯有如此,黑心厂家和骗子没有了生存的市场,消费者权益或许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护。

结束语:打假治乱是一项系统性 会治理工程,需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你说呢?

对此你怎么看?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点赞和转发@阿伟观察,就相关问题和观点进行探讨和交流,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武汉和长沙去哪个城市工作定居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