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新:智能驾驶测评焦点从“合格生”转向“优等生”

从拿下60分到选出“优等生”

《中国汽车 》:我国智能 联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如何?

吴志新:近年来,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井喷式发展。从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及测试中心(CCRT)的测评结果来看,自主品牌平均得分与合资及外资品牌的差距较小,尽管在智能驾驶性能方面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还处于技术研发及产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从技术角度来讲,在一些非常复杂的交通场景环境下,大家普遍对高级别自动驾驶还比较担心,各方面的验证、测试也不够健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智能汽车先“动”起来,不因标准或其他支持不完善造成技术研发止步不前,最终导致产业发展遇阻,是全行业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最近,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启动了“智能 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在部分城市或地区投放一些产品开展实际应用,此举可发挥比较好的作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实施了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与工信部前期准入和试点示范运行形成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中国汽车 》:CCRT对智能驾驶的测评呈现出什么特点?

吴志新:总体上,我国自主品牌车型的平均成绩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汽车技术和性能的提升,必然会经历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上述测评规程与通常的国家标准不一样——国标是一个“合格”标准,换句话说就是60分的标准;测评规程更加关注能够获得100分的“优等生”。拿下60分是及格,而通过技术评价可以选出最优秀产品供用户选择,也有助于让企业的科技创新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以测评为抓手支撑体系建设

《中国汽车 》:《专项规程》将对我国智能驾驶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吴志新: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迅猛发展,为响应汽车行业的创新需求,为支撑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智能 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实施的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我们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历时两年多对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测评技术和测评规程进行研究。

此次发布的测评规程,就是全行业倾心研究的成果。我相信,测评规程落地实施必将有力支撑我国智能 联汽车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从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体来讲,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 联汽车准入,可能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过渡,从而不断在测试、验证、示范、应用的过程中迭代升级。我们将以专业化的智能驾驶测评为抓手,推动和支撑智能 联汽车标准法规、准入管理等体系建设,支撑汽车强国建设,成就和谐汽车 会。

《中国汽车 》:智能 联汽车测评技术创新的意义何在?

吴志新:由于智能 联技术的功能属性比较复杂,传统汽车的测试评价方法很难满足高等级自动驾驶产品在感知、决策、控制等方面的测试需求。所以,在传统测评方法基础上,我们补充了模拟仿真、封闭场景、实际道路三大支柱测试手段。目前,这一测试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市场的认可,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可能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智能驾驶测评创新成果的推出,为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平台,为主管部门在该领域有效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提供试点经验和产品技术与质量信息,同时也为产品准入和企业准入条件的科学制定奠定了基础。

安全是底线

与时俱进并适度超前

《中国汽车 》:概括来说,中汽中心是如何参与并推动智能 联汽车发展的?

吴志新:近年来,有关方面加大了对智能 联汽车的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中汽中心聚焦支撑智能 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需求,按照“智、测、器”的总体布局发展战略,着力从标准制定、政策支撑、测试评价等多个方向开展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对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分析,聚焦重点。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实践,全面梳理了智能 联汽车的技术和产业图谱,制定了中汽中心智能 联汽车总体发展战略。我们以智能 联汽车安全为突破口,锚定“ 络安全、数据安全、安全漏洞库、安全攻防技术”,围绕标准法规、测试评价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研发和测试工具链等展开全面布局。

第二,投入巨资建成“国家智能 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并在北京、天津、广州、武汉、常州、盐城等多个地区布局智能 联汽车虚拟测试、封闭场地测试、开放道路测试能力,在天津西青区建成“车联 先导区”,开展了大量的测试验证工作。

第三,借助一年一度在天津召开的“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东丽区举办“世界智能 联汽车挑战赛”,通过大赛检验科技成果、激发创新活力。我们还应辽宁省政府邀请,把赛事移植到沈阳市,激发了智能 联汽车技术创新的活力,拉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创新生态。

第四,建立C-NCAP汽车安全星级评价,成为被全球NCAP组织认可、惟一代表中国的测试评价组织。面对不同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的蓬勃发展,几年前,我们组织全行业制定了ADAS测评规程,开展了大量的测试评价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国汽车 》:在智能 联汽车测评中,中汽中心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吴志新:过去16年,中汽中心打造了若干知名汽车测评品牌,比如,引领中国汽车安全技术进步的C-NCAP;再比如,中国版“消费者 告”——CCRT推出的“中国汽车高品质性能考题”。测评遴选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优秀车型,持续提升了中国标准的 会公信力与中国汽车的品牌影响力。

概括来说,智能驾驶测评规程以用车安全为底线,兼顾通行效率和舒适性,测评场景更贴合本土交通环境,难度上“与时俱进并适度超前”,助力人民群众享受安全、愉悦和高效的智能出行。

给小编加个鸡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