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2019中国国际工业智能及动力传动与自动化展览会上,观众体验华为5G通信技术。 春 光摄(人民视觉)
近日,美国政府发布针对华为等公司的限制交易令,引发全球舆论一片哗然。很多人在问:华为能挺得住吗?
5月21日,一篇2万字的任正非采访实录在 络上迅速传播,对这个疑问作出了回答。2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真出现美国芯片完全不能供应的情况,华为没有困难,因为所有的高端芯片华为都可以自己制造。”
任正非的自信与底气深深地感染了中国 民。在 媒新闻评论区,很多 友不约而同写下这样一句话:“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绝地反击:不被别人“卡脖子”
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名单上的企业或个人获得美国技术需先获得有关许可。随后,美国媒体 道,美国谷歌公司暂停与华为的部分业务合作,其他一些美国公司也开始停止对华为的零部件供应。
然而,让美国意想不到的是,华为迅速启用了备用方案。
5月17日开始,一封华为海思总裁致员工的信在 上热传。信中写道:“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正如信中所说:“华为多年前已经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在海思推出的一系列产品中,麒麟芯片最为外界所知,广泛应用在华为智能手机产品上。
央视新闻客户端一篇评论指出,面对美国的极限绞杀,华为凭借长期以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战略远见和奋斗创新精神,打了一个漂亮的绝地反击战!
在各大 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的评论区, 友们力挺华为。“从最坏处着手,往最好处发展。有备无患,华为加油!”“支持华为,中华有为,共渡难关。”“华为挺住,加油!”“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5月20日,事情又有了新的进展。当天,美国商务部发布为期90天的“临时通用许可”,推迟对华为及其附属公司现有在美产品和服务所实施的交易禁令。很多人替华为松了一口气,任正非却说:“90天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5月21日,任正非接受多家中国媒体采访,回应了外界关切。
澎湃新闻在一篇题为《对话任正非两万字实录:最重要的是要沉着,我们想朋友遍天下》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对于美国政客,任正非给出的回应是“他们可能低估了我们的力量”。
中国科技 的一篇文章还原了发布会现场的情形:现场展示了一张遍布弹孔的“烂飞机”照片,一架伊尔2飞机被打得像筛子却依然坚持飞行,任正非表示这很像此时的华为,“边缘部分像是翅膀,可能有洞,但在核心部分我们完全以自己为中心,而且是真的领先世界。”任正非说,“在最先进的领域不会有多少影响。至少5G不会影响,不仅不影响,别人两三年也不会追上我们。”
这次采访,也让任正非绝地“圈粉”。
央视新闻客户端评论说:“从任正非的脸上你依然看不出太多的焦虑,听不到喋喋不休的抱怨”,“更让人感慨的是任正非话语中的宽容和理性”,“华为的淡定并非是强装笑颜,而是源于对最糟糕情况的预判和准备,源于‘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中华智慧。”
大量 友留言表示“被这个大气的老头‘圈粉’了”。 友“夜光杯”说:“有气场、有气质、有气节。” 友“清晨之心”说:“格局决定未来,华为有为。” 友“春风秋雨”说:“有实力才能有底气。”
美国失策:“封杀令”不得人心
与华为不断“圈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政府从宣布封锁华为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
央视新闻客户端引用美国电信行业资深分析师罗杰·恩特纳的话说:“华为每年购买110亿美元的美国芯片,占美国芯片出口额的20%以上,如果封锁华为将严重影响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效益。”
事实上,就连美国企业也并不支持美国政府的“封杀令”。
美国媒体认为,美国会在封杀华为这一事件上向盟友施压。然而,盟友们却纷纷表达了不同的立场。
新华 新媒体百家 发文称,法国总统马克龙16日在巴黎表示,法国在建设5G方面重视国家安全,但不会封锁特定供应商。16日,德国联邦 络管理局局长约亨·霍曼在该机构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反对将中国企业华为排除在德国的5G建设之外。新加坡外长维文表示,美国将中国视为“必须遏制的对手”是行不通的,超级大国之间应存在“建设性竞争”。英国人力资源公司职员露茜说,美国的行为只是为一己私利,格局太小,根本不是我们支持的全球化。
科技自立:奋斗的企业有未来
“华为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这是任正非反复强调的。
新华 客户端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华为有700名数学家、800名物理学家、120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6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形成组合共同前进。
5月22日,参考消息 援引德国《南德意志 》 站的 道称,美国现在阻止华为使用谷歌安卓软件,并想让美国芯片制造商停止给华为供货,这将进一步刺激中国人在技术上独立自主的雄心。
此次华为遭遇“极限施压”,再一次证明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5月21日,新华 一篇名为《华为:三十功名向死而生》的文章写道:30余年来,华为生于忧患。从一家一穷二白的初创企业,扩张、成长为全球行业领导者之一,背后凝聚着强大的意志与定力。这恰恰是中国经济韧性强劲的缩影。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最重要的就是上下同欲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艰苦奋斗。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奋斗的个人才有前途,同样,奋斗的企业才有未来。
的确,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5月22日,人民日 客户端发文称,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一则点赞国企创新文章的微博,让无数 友心潮澎湃。“从设计图纸开始,造出了占全球市场份额2/3的中国盾构机”“当年被超高压卡住了脖子,但现在,我们连特高压都搞定了”“石油勘探、开采、炼化、输送都曾一度落后,领先是‘干’出来的”……一项项落后、一次次封锁,却成就了一件件科技自立、创新自主的传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