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提醒您:这种“养老”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警 惕

养 老 诈 骗

如今,针对老年群体的“养老诈骗”越来越多,花样层出不穷,甚至在不断翻新,让老年人防不胜防。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今天,巴马小检给您来扒一扒老年人常见“养老诈骗”套路有哪些?

1.提供“养老服务”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只要存储一定金额,就可以提供养老机构预留VIP床位、预定星级养老房间等服务,向老年人实施诈骗。

2.投资“养老项目”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以充值会员的方式可入股养老服务项目,承诺给予加入会员的老年人高额返利等,吸引老年人交款成为会员,实属以投资养老为名诈骗养老钱。

3.销售“养老产品”骗局。

不法分子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举办类似传销的洗脑讲座,请“专家”专门为老年人授课,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甚至使用“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冒充所谓的“养老神药”,以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4.“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房屋产权证如果转成以房养老的产品,虽然只是换了存放的位置,但却能月月拿到养老金”的话术吸引老年人办理 “以房养老”产品。而实际上,不法分子却是将老人们的房产进行抵押牟利,“以房养老”暗藏陷阱。

5.代办“养老保险”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以特殊条件帮助办理 保(比如:一次性补缴养老、医疗或提供全额医疗 销等),在收到受害人巨额欠款后“消失”。

6.开展“养老帮扶”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派送米面粮油鸡蛋等推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参加所谓正规医疗机构的“免费体检”,在所谓的“体检”过程中夸大一般老年人常见的“三高”等慢性病的严重后果,在老人陷入恐慌之后以提供高额诊疗服务等手段进行诈骗。

7.冒充亲朋好友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及通讯信息,混淆视听,打着急用钱的幌子(例如:某某住院、出车祸等),让老年人向其提供的账户里转钱。

8.冒充公检法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谎称当事人在境外有违法记录,要求配合调查等,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低和恐慌心理,声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自证清白。

老年人如何识骗防骗?

检察官提醒:不轻易相信、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贪图便宜、端正保健理念、不要轻易动钱、警惕各种讲座、保持警戒心理、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案或者举 。

举 方式:

1. 中央政法委举 渠道:12337智能化举 平台“养老诈骗”举 通道。

2. 举 电话:12309检察服务热线。

3. 举 邮箱:bmxjcy@126.com。

4. 举 信箱:巴马瑶族自治县镇南环路118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邮政编码547500。

5. 来访举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甲篆镇坡月村生态环境和旅游检察工作站。

文字|韦巧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