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算量:钢筋算量软件应用技巧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 (1) 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师

    二、钢筋工程量的基本算法(关于梁方面)

    2.1框架梁

    2.1.1、首跨钢筋的计算

  • 1、上部贯通筋

  •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 4、腰筋

  •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 5、拉筋

  •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 6、箍筋

  •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 7、吊筋

  •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2.1.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

    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师

    2.1.3、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2.1.4、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按顺序依次为1#、2#、3#、4#、5#、6#编码,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2.2其他梁方面

    2.2.1 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2.2.2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师

    四、结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19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