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12月,我国 民规模达9.89亿,其中50岁以上的“银发 民”接近近2.6亿。老年群体对互联 的需求不断扩大,但在使用手机软件时面临的问题却有增无减。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健康码、移动支付、 上挂 等技术应用日新月异,这些数字化应用给年轻人带来诸多便利,却成为大量老年人的负担。面对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应用,如何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成为疫情以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在春节期间对“中老年人手机软件使用现状”展开问卷和走访调研。最终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老人中仅有2成能够熟练使用手机软件,8成希望手机软件进行适老化改进,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放大字体、减少广告、简化操作步骤等方面。
50岁以上“银发 民”高达2.6亿
2月3日,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 民规模达9.89亿,占全球 民的五分之一,其中已有近2.6亿“银发 民”(50岁以上)。50岁及以上 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6.3%,互联 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同时CNNIC数据显示, 民增长的主体从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新增 民中,20岁以下 民占比较该群体在 民整体中的占比高17.1个百分点,60岁以上 民占比较该群体在 民整体中的占比高11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老年人已不再是互联 的“边缘用户”,无论在整体 民还是在新增 民中,老年用户的规模都呈现异军突起之势。
老年人 交需求最大,其次是购物
对于老年人常用哪些软件,南都调研数据显示,微信使用率遥遥领先于其他软件,高达98.02%。其后依次为是淘宝、支付宝、抖音、今日头条、拼多多、京东、百度。
可以看出,老年人使用手机软件的主要目的是 交,其次才是购物、获取娱乐与资讯。
此外,出行同样是老年人的刚需。南都调研数据显示,使用高德地图和中国铁路12306软件的中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29.7%和24.75%。
8成受访老人使用手机软件有障碍
近年来,老年人对手机软件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但使用门槛却并没有随之降低。
“我也很想像年轻人一样用手机买火车票、刷视频、买菜,学会使用各类软件。但是现在的手机小孩子点几下就能用,老年人却怎么都学不会,多点几下都会觉得特别复杂”,吴阿姨称,疫情期间,家人帮她设置好健康码,一段时间没用之后,二维码却不见了,“真希望他们能出一个专门适合老年人的程序,不用跳转,不用填那么多信息,也不用点那么多下。”
吴阿姨的“吐槽”可能是不少老年人使用手机软件时的常态。南都调研数据显示,近8成的老年人无法顺畅使用手机软件,其中有22%的老人需要亲友指导或协助才能使用手机软件,55%的老人仅会使用少数常用软件,仅有有23%的老年人反馈称,能够无障碍地使用各类常见软件。
三大障碍:诱导下载、广告太多、没有关闭键
尽管中国移动互联 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仍是“另一个世界”。
南都调研数据显示,在中老年手机软件使用障碍TOP10中,排名前三的问题集中在广告纷扰方面,依次为诱导下载、广告太多影响使用,以及广告没有关闭键,容易误触。同时,与广告相关的“吐槽”还有自动播放广告视频等。
可以看出,广告问题不仅让各年龄阶段 友诟病,在手机使用熟练度相对较低的中老年群体面前,同样是绊脚石。
52岁的陈伯是公园的一名电工,他需要定期用手机刷题,进行模拟考试。然而让他头疼的不是考试,而是手机里随时出现的各类广告,“无论是刷视频、看新闻,总能遇到各类广告,且找不到关闭按钮,最后只能退出。”
有的软件功能太多,影响使用,这也是让中老年群体颇为头疼的一大问题。南都调研数据显示,老人在软件操作方面的问题还包括找不到返回选项、自动跳转下一步、诱导 群、验证码操作困难等,
此外,有56%的参与调研中反馈称使用手机软件遇到障碍时没有人工客服。
“老年人遇到事情容易着急,喜欢直接打人工客服咨询。希望互联 公司能针对老人优化人工服务”,邹阿姨称。
对视力下降的老年人而言,字体太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此外,视觉方面的问题还包括“页面内容过多,信息呈现不清晰”、“重要提示内容不够醒目”、“页面停留时间太短,反应不过来”等。
在支付方面,诱导操作过多是反馈最多的问题,其次还有默认付款方式、自动扣款等。
近7成受访老人反馈:字体要更大
其中,接近7成被受访者反馈称需要更大的字体。同时,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改进需求还包括大图标、简化单一页面的信息内容、大音量、增设语音操作选项、增加方言识别等。
其次,有58%的受访老人反馈称希望减少广告的过度纷扰;55%的受访者希望简化软件操作步骤;44%的受访老人反馈希望提供人工客服。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
策划统筹:甄芹 田爱丽 石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