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位为国际、国内客户提供专业领域的软件外包服务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快速获取客户资源和技术能力,从而开始切入银行 IT 领域。
2014 年 4 月,润和软件通过全资收购在银行IT第三方测试细分领域内行业内排名前三的捷科智诚,开始进入银行 IT 第三方测试市场。2015年4月,润和软件再次全资收购联创智融,布局金融IT开发。润和软件通过这两次并购收获了大量金融客户资源,并且开始在金融IT领域站稳脚跟。
由于润和软件的金融IT信息业务主要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随着近些年产业技术架构的升级以及国产化的需求,以大行需求为主导的银行 IT 产业正迎来一波新的浪潮,银行客户对于 IT 服务需求增长迅速,行业处于高景气度。金融IT信息业务迅速成为了企业的战略支柱。金融IT信息业务收入占比从2013年的0迅速提升到2015年的40.96%,随后逐年稳步提升,到2020年,金融IT信息业务已经上升到47.42%。
润和软件2020年主营收入构成
不过润和软件的鸿蒙相关业务则包含在智能物联业务中。这一块业务源于2013年7月出资5646.46万元取得江苏开拓66.85%的股份,进入智慧物联领域。去年智慧物联业务收入7.96亿,占润和软件的32%左右。
由于润和软件是A股目前唯一一家作为华为开放鸿蒙的7家发起单位之一的上市公司。因此,润和软件被投资者誉为最正宗的鸿蒙概念股。润和软件股价也从5月10日的9.55元/股,一路暴涨到6月17日停牌前的49.56元/股,涨幅高达418%,市值更是一度超过400亿元。复牌后,润和软件股价依然坚挺,股价保持在40-50元附近运行。
那么,被誉为最强鸿蒙概念股的润和软件和鸿蒙的联系有多紧密?目前鸿蒙相关业务能给贡献多大的利润?润和软件未来能否凭借鸿蒙相关业务实现崛起呢?下面笔者为你揭开润和软件鸿蒙系统业务真实的一面。
虽然切入鸿蒙生态对于润和软件的业务增长有一定帮助,根据润和软件公司的回复,润和软件2020年,鸿蒙相关业务对外实现销售收入为155.22万元,毛利30.30万元。截止2021年6月份,鸿蒙相关业务在手订单额仅为2365.75万元,还不足其2020年营收的1%,鸿蒙业务量占润和软件业务总量比重依然很小,短期难以对业绩产生影响。
根据润和软件提供的资料显示针对鸿蒙系统业务,目前提供了官方首批支持Harmony OS 2.0的三款开发套件,分别为:HiSpark Wi-Fi IoT智能家居开发套件、HiSpark AI Camera开发套件、HiSpark IPC DIY 开发套件。在润和软件的淘宝店上,有多款支持Harmony OS的开发板在售,其中IOT模组Wi-Fi&蓝牙双模模块售价为9.9元,售出量最大,已售362件。该款IOT模块中的芯片并不来自润和软件,采用的是国内IoT芯片厂商联盛德的W800芯片,润和软件扮演的是模块研发和组装的角色。
不过润和软件并不是唯一能提供IoT模块的厂商。阿里旗下的庆科信息、高胜达、长虹子公司四川爱联和中软国际等厂商都有类似产品推出。这意味着,在鸿蒙生态内部,润和软件也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润和软件和这些公司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润和软件6月10日股价异动公告中也承认这块,公司无法保证基于目前已有的核心技术紧跟市场方向进一步取得技术创新及突破,或不利于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华为鸿蒙系统合作伙伴很多,虽然润和软件作为成员已经参与其中,但是目前国内众多有实力企业参与鸿蒙生态系统建设,竞争非常激烈,无法保证这块业务未来能取得好成绩。
润和软件不仅鸿蒙业务目前量小,前景不明,而且公司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存在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涉嫌采购控股股东控股公司,而且控股股东还违规减持等公司治理问题。
根据润和软件发布的《关于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自查及整改情况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江苏润和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于资金流动性问题,2020年通过向供应商拆借公司预付给供应商款项的方式实施资金占用合计6923.00万元,2021年初再次通过同类方式实施资金占用7744.04万元。而且润和软件的相关供应商还被质疑是上市公司或控股股东控制的企业。
控股股东周红卫和姚宁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8日,周红卫通过协议转让、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等形式,减持润和软件的股票比例超过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违反相关承诺。2019年12月31日遭到深交所下发警示函。此外,周红卫还曾陷入过一起内幕交易案中。在2018年,润和软件和蚂蚁云金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敏感期,涉嫌向他人提供内幕信息。
二、公司盈利能力下滑,靠外延式并购商誉减值风险依然不可小觑。
润和软件历年净利润
润和软件由于自身盈利能力较弱,为了提升盈利能力,自公司上市以来,每年都对外进行投资收购,导致公司商誉剧增到26.38亿。不过润和软件业绩自2016年后业绩便停滞不前,盈利能下降。2019年因公司并购的子公司联创智融、菲耐得经营业绩下滑,导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高达16.3亿元。截止目前,润和软件商誉的账面价值仍有9.77亿商誉,约占资产总额的22.26%,由于润和软件子公司盈利情况并未好转,商誉减值风险依然不小。
三、股价暴涨,四大股东纷纷忙清仓式减持。
一季 显示,南京国资混改基金、服贸基金、上海云鑫和焦点科技分列润和软件第二、第三、第四大和第十股东位置。根据润和软件公司5月28日,焦点科技已经全部清仓润和软件,而另外三位大股东截止5月27日,也乘股价暴涨纷纷减持股份比例低于5%,根据信息披露规则,持股5%以下非控股或一致行动人股东,减持股票无需对外披露。不过上述三家公司目前采用大宗交易和二级市场减持的形式持续“出逃”润和软件。
润和软件主力资金流入流出数据
随着润和软件股价从5月10日的9.55元/股,一路暴涨到6月25日51.12元/股,涨幅高达420%,静态PE更是超过250倍,面对一家业绩多年徘徊不前,还不少问题的公司,多位大股东都迫不及待的清仓减持所持股份,自6月8日开始外资和机构投资者也纷纷趁股价高位出,特别是6月10日后每日流出金额基本都在3亿以上,然而散户却在媒体和机构的忽悠下,高位抢筹润和软件,希望润和软件能再次大幅拉升。7月2日,润和软件一度创下35.35元新低,已经距离高点51.98元,跌幅超过30%,虽然午后股价拉升回到38.83元,不少高位接盘的散户已经被套,但距离润和软件启动以来,涨幅依然超过300%,获利盘依然不少,不排除主力再次小幅拉升制造再次启动的假象,吸引散户博傻,掩护主力资金继续出逃。目前进入风险远远大于可能获得的收益。
现在的润和软件就像像极了曾经爆炒操作系统的诚迈科技,5G概念的东方通信。历史不会重演细节,但过程总会是惊人的相似。润和软件目前纯粹属于概念炒作,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虽然高潮时候很刺激,然而鼓声一旦停下,那将会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投资是一场修行,永远都要怀着敬畏市场之心,选择公司既要有的好赛道,好的公司,更需要好价格。看公司,不能只看当前业绩、估值,更要把目光放长远,至少未来一到两年内公司的业绩是否依然有好的预期,不然可能会陷入今年年初类似猪肉行业上市公司和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医药公司的境地,明明目前业绩爆好,股价却跌跌不休的尴尬境地。也可能会由于企业盈利过于稳定,但缺乏想象空间,陷入银行式的低估值陷阱。
如大家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喜欢的朋友关注,转发和点赞。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进行任何投资操作建议,敬请关注市场可能带来的风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