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15届146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广州市将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探索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新生态。到2022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过28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
《实施方案》明确将广州打造成为粤港澳数字要素流通试验田、全国数字核心技术策源地、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试验目标是,力争通过2年左右试验探索,构建形成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到2022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过28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穗港澳数字经济规则对接机制基本完善,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广东)核心区,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领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知识城
到2022年建成5G基站3.89万座
《实施方案》明确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第一个方面重点任务是加快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高速万物智联 络。到2022年,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达3.89万座,建成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的5G 络连续覆盖城市。加快工业互联 、车联 等行业应用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到2022年,共建成35个以上工业互联 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标识解析注册量超50亿。前瞻布局量子通信 、卫星互联 、6G等未来 络,规划部署量子保密通信城域试验 。
布局先进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升级改造,打造大湾区超算资源共享圈。积极布局建设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高性能计算平台,布局建设低时延类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开展传统数据中心整合改造提升工程,探索构建基于超导计算、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生物计算、光计算等新型计算体系的算力基础设施。
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升级改造。全面推进智慧机场、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广州白云机场建设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改造,支持南沙港打造全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湾区示范性港口,打造全国智慧城市轨道交通标杆示范。构建智慧发电运行管理系统,加快数字配电 建设,建设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
建立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体系
《实施方案》明确第二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是,促进创新要素安全高效流通。
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立政务数据开放“负面清单”制度,形成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 会信用和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探索建立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促进政府数据资源和 会数据资源安全可信、共享共用。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 会组织等市场主体,采用 络搜取、传感采集、自愿提供、有偿购买等方式,推动行业数据、第三方 会数据有序汇聚。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数据共享、开放、分析等精准化服务。
建立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体系。探索建立数据流通与治理沙盒试验区,开展对数据确权、个人数据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预研。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立法工作,建立数据资源全链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数据基础性规则,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率先探索穗港澳数据要素流通规则。探索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数字枢纽建设。
推动数字贸易快速发展。建设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推进“智慧广交会”建设,建成全天候商贸平台。鼓励企业搭建面向国际的基于互联 、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对外投融资、数据服务、技术标准等服务平台。深化数字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就数字经济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粤港澳合作。在新兴产业领域争取国际标准组织、国际协调组织、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落户广州。
举全市之力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实施方案》明确第三方面的重点任务是,完善数字经济创新体系建设。
举全市之力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发挥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鱼珠片区创新集聚和产业融合优势,建成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金融科技先行区、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核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中新广州知识城强化数字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产业集聚区。广州科学城围绕创业孵化、成果转化、国际技术转让等领域,打造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集聚区。南沙科学城对接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和 会公共服务数字转型示范区。推进新技术跨界融合与模式创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等新技术交叉融合,支持跨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区
加快推进广州“粤芯”二期项目建设
《实施方案》明确第四方面的重点任务是,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优势。
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壮大。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区块链、互动娱乐等领域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优势。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设计、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产业。重点突破高端通用芯片设计,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加快推进广州“粤芯”二期项目建设。牵头实施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行动计划,谋划建设世界显示之都。
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高标准建设一批数字技术驱动型的数字创意产业园,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创意头部企业。
《实施方案》明确第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是,加速重点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
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以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家居、生物医药等行业转型为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建设。包括,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生产线装备智能化改造,加快先进智能装备和系统普及应用,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创建灯塔工厂。
加快智能汽车应用示范。建立健全智能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及测试基础数据库,建设多源导航平台,建立完善包含路 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数据体系。推进南沙区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产业示范区、生物岛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岛、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小鹏汽车智联总部、花都智能 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场景应用。
探索智慧金融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智慧银行建设,推广智能柜员机、无人 点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依托金融科技建设安全、高效的技术系统。建设完善“金鹰系统”(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打造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的广州模式,打击各类非法集资、非法融资活动,维护金融秩序健康稳定。
做大做强数字会展产业。依托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平台优势,加强“云上广交会”“智慧广交会”建设,推动“线上数字经济+线下实体会展”融合转型。加快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四期展馆建设。
加快城市人口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
《实施方案》明确第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是加强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
加快数字政府迭代升级。完善政务信息化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 、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数字政府领域的应用,实施基础设施联通优化工程、大数据流通治理工程、公共平台互通协同工程、创新应用工程、标准化工程。打造“一 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成“一 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
筑牢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 等前沿技术在智慧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应用,建设部署感知灵敏、互联互通、决策及时的城市大脑神经感知 络。加快互联 数据和城市路口信 控制系统双向互通,实行交通控制随流量柔性调节,建设停车信息平台。积极推进智慧灯杆建设,加快推进现有灯杆“一杆多用”改造。加快城市人口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平台建设。
提升智慧医疗服务成效。推进“互联 +健康医疗”发展,完善智慧门诊、智慧住院、5G远程医疗、智慧医保、智慧健康养老等服务。加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态势研判、防控部署、应急联动,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疾病监测、风险预警、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提高智慧教育应用能力。构建“互联 +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加快推进5G、超高清视频技术等在教育领域普及应用。引进虚拟现实教学、在线自我测评、开放式创客实验室、全景直播互动教学等新一代智能化设备和教学场景。建设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部、省、市各级公共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及系统互联互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