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季节那吃货的那些事儿:冬日里的好一口江苏味

从12月开始,“那季节那吃货的那些事儿”冬季篇已经和大家走遍了33个省级行政区。

今天开始的三天里那季节那吃货的那些事儿冬季篇将带您走进江苏这个美食大省。

体会一下“好一朵茉莉花”盛开地方的冬季美味、年味美食。

=============================================

南京羊杂汤

羊杂汤是冬天的汤类首选之一吧。各种羊杂碎和在汤里,再加点调料,撒点葱花,没有复杂的制作工序,却十分暖胃,鲜香中带着点点辛辣,一碗下去,整个人都热乎了起来。

皮肚面

没有什么比在冬天的中午吃上一顿大碗皮肚面更尽兴的了。在南京吃皮肚面,一定要选大碗,再挖上一勺辣椒拌开。“呲溜”一口,鲜辣上口,吃着吃着就能把厚厚大衣统统脱掉。

小馄饨

冬日的清早,老南京人也许会要上一碗小馄饨。先捧一会儿闻闻香气再下口,吸进嘴里,到嘴里挺烫,滑溜溜的馄饨皮裹着鲜肉,咬一口,汁水都溢出来了,真的是满足了。

冰糖雪梨

大概是冬天最暖心窝子的一样美食了。吃一口冰糖雪梨,好像把整个肺里的冷空气都吸了个干净,甜蜜蜜暖乎乎的。

蒸儿糕

我想爱吃蒸糕的一定都暴露了年龄。冷风中,只有路边有蒸糕,那一定受欢迎的。雪白的糯米糕,包着甜甜的糖芝麻,又香又糯又甜。似乎让这个高冷的季节多了几分柔情,可惜现在蒸糕越来越少了。

糖粥藕

粥中带糖,糖中带藕,从童年到现在,一直都是最爱的小吃之一。甜蜜爽口、清新四溢,烫烫地下肚,非常暖和。

粢饭团

“要甜要咸,加什么菜?”热腾腾的粢饭团是很多上班族的最爱。里面包裹着各种菜,放手里撮一撮,趁热吃最好了。

鸡蛋仔

鸡蛋仔新鲜出炉咯!和着鸡蛋的香气,热腾腾软乎乎的鸡蛋仔,有着萌萌的造型,香甜的口感,浇上炼乳,配上各种甜食,让人难以抵挡。

钵仔糕

因为一部电影《新不了情》火到大江南北港,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细腻嫩滑,质爽软件而润滑、味甜洌而清香,吃起来有粘韧性(筋道)而不粘牙,还有多种风味可供选择,如相思红豆味、草莓味、水蜜桃味、葡萄干味、香芋味、玉米味,苹果、椰丝、菠萝、等十几种口味,但最受欢迎的还是经典红豆口味,甜蜜又可人。无论老人小孩,都会心水哦~

梅干菜扣肉饼

一张火遍大学城的梅干菜扣肉饼,小编还真是混迹长队之中去尝了一把,据说每次都要排队排很久,碰上下雨天,都有一小堆人聚集,可见生意有多好。小的2.5大的3元,刚出炉的梅干菜扣肉饼刚好暖手,趁热咬下去口感香脆,就冲这味道啊~值了!甜甜的梅干菜搭配辣酱,又大又薄很入味,非常适合南京人口味!

南京老母鸡汤

人们习惯的“数九”,也是从冬至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每年冬至,南京人早早地就会排队去买上一只老母鸡回家煨汤。

辣油馄饨

“啊要辣油啊?”南京人爱吃馄饨的一米,更爱吃辣油!

蟹粉小笼

冬季最享受的美味之一,必须是那一口膏如玉、黄如金的蟹肉,天气愈冷愈是肥美。

对于懒人来说,直接把蟹粉做的蟹粉小笼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一定要趁着刚出炉烫口时吃,轻轻提,慢慢移,轻咬细啜,浓郁的汤汁奔涌而出,那一口鲜美丰腴的蟹粉滋味,让人顷刻间就陶醉了。

现烤蛋卷

热腾腾的炉子,糕点师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大筐金灿灿的蛋卷就出炉了。

说神奇也没啥神奇,就是面粉、大豆油、鸡蛋、奶粉,按比例调和后撒上白芝麻。舀一勺放进平板炉子,一压,等个几十秒,就好了。蛋卷酥酥的,很香,糕点师自豪地说:“我用的可是新西兰的奶粉。”

蛋卷酥酥的,很香,香烤蛋卷这种小食,吃的其实复古童年味。在重复的压制中,在甜甜的蛋香奶香中,就是一个孩子最幸福的下午。

桃花酿·古法酒酿

甜蜜的冬日老法头味道

洁净的水、东北糯米、自制酒曲,没有一点添加剂,全靠时间的魔法变成最甜蜜的儿时味道。

酒酿的吃法更是花样繁多,酒酿小圆子、酒酿蛋、酒酿馒头……真是想想都幸福啊!

除了最传统的白糯米酒酿,还有血糯、桂花、玫瑰、桂花等等酒酿口味。冬天想喝点小酒?从低度数的酒酿汁、糯米甜酒到“三碗不过岗”的土烧米酒应有尽有。

鸡子大饼

老法头里道地的大饼油条店,到了冬天下午就会支起油锅做鸡子大饼。

小木桥菜场附近吴记家的鸡子大饼做得就很“显”,选用猪身上最好的板油和老面发酵的饼柸,往油锅里“嗞啦啦”一放,阵阵香味,伴随着面饼的膨胀往外呼呼地直冒,再打上一个鸡蛋敷在金黄的大饼上……

拿到包在油纸袋里的鸡子大饼,啊呜一口,肥香松脆,最好吃的就是炸得焦香的糖葱部分,那味道别提多享受了!

手工年糕

无锡市中心坚持做纯手工糖年糕的老店大约只剩淘沙巷里的一家了,三十年的年糕店,不少顾客都是大老远专程赶来的,只卖白糖、红糖和红豆的三种口味。

蒸好的粉在做年糕前,先撕一块下来,叫“涨粉”,热乎乎、松蓬蓬、甜滋滋,好像松糕一样。之后便是力气活,要靠大师傅反复的揉、搓、整形,切好后便是软糯的糖年糕了。

二泉烧鸡

二泉烧鸡,跟三凤桥酱排骨惠山油酥一样,是绝大多数无锡人童年时的记忆。

做好的二泉烧鸡颜色红亮,肉质鲜嫩,香味渗入到每一块鸡肉,嚼起来豪不费劲,软骨也很容易嚼碎,真的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啊!

锡式拌面

捞面的阿姨会问你面多面少要不要加糖,重油重糖的拌面是招牌,加上自选的各式小菜。

门口大蒸笼里的圆盅是必点,有排骨脚圈和猪蹄,酥烂鲜洁入口即化。最后强推他家的荠菜肉大馄饨,巨大,一元一个,五元起下,为人性化点赞。

米粉团子

无锡米粉团子可不是汤圆,你们可别那么傻傻的说是大汤圆哦!头条哥记得每年冬天麻麻就会去蒸上一笼,白的、黄的、绿的,还配有各种馅料,一个个都圆鼓鼓的,软糯香甜,绝对是无锡人逃离不开的美食!

糯米糕

糕是无锡的特色点心,土生土长的无锡宁都爱吃这口。头条哥去外地上学,每每跟麻麻说道糕,人家都以为是糕点,心里多少对他们没有吃过感到可惜。不像上海头条糕,无锡的糕一场大块,外皮软糯,没有内馅,原滋原味,却是一个无锡宁走到哪里也忘不了的味道!

桂花糖藕

秋冬季是吃莲藕的最佳季节。桂花糖莲藕用莲藕、糯米、桂花做成,吃的时候切成薄片。一口下去,酥爽的莲藕中夹杂着黏滑Q弹的糯米,蘸着香甜浓厚的汁水,桂花幽幽的芬香在口中四散开来,甜蜜地沁人心田,最对无锡老小嗜甜的口味!

酸辣汤

一反无锡人对甜的嗜好,酸辣汤酸中带辣的滋味却也深得无锡吃货的喜爱,尤其冬日来上一碗,不仅圆满了舌尖的想念,更是能暖身一下。可出了无锡只见胡辣汤不见酸辣汤的滋味,也只有身处异地的无锡人方能体会~

三鲜/开洋馄饨

开洋馄饨同样是无锡的著名点心,底汤鲜美,外皮爽滑,馅料新鲜、味美,除了丰富的鲜肉外,还有鲜美的开洋、爽口的榨菜等配合,使开洋馄饨的口感更加好。红汤辣馄饨是将开洋馄饨放入辣油红汤之中完成,适合嗜辣的朋友。拌馄饨所用的馄饨同样是开洋馄饨,干拌的制法,使开洋馄饨,别有一番风味。

羊糕

羊肉是冬季的美食,以前会自己在家做羊糕冻,膻味比羊肉小一点,冷菜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冬酿酒

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同桂花一同酿制而成,一年只酿一次,只为冬至夜的农家饭。味道甘甜,色泽金黄,伴有略微的桂花幽香,饮上一口,惬意爽口无比。寒风时节,暖一壶冬酿酒,也是老无锡的必定习俗。

咸肉菜饭

青菜最好是霜打过的矮脚青菜,叶肥肉厚,咸肉丁要肥瘦兼有,再配上糯香的新米。刚蒸出来的咸肉菜饭,冒着热气,米粒颗颗饱满,这时来一勺猪油拌上,一盘咸肉菜饭顿时有了光泽让人食欲大开。锅底那层金黄的锅巴,保证你吃了就不会忘记。

鱼冻

鱼冻真的是非常意外的一道美食啊,而且只有在冬天才能自然存在的美食。家里吃不完的鱼放在通风的地方,第二天就能自然形成鱼冻,有些胶状半透明,放进嘴里,清凉、滑润、鲜甜醇美。不过一定要小心鱼刺哦~

徐州板面

如果问有什么美食够徐州人吃一年的,那就是板面了。徐州人喜欢吃面是出了名的。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徐州,没有什么事情是一碗面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碗。”

辣汤

豪爽的徐州人的早餐不像其他地方追求清淡,辣汤便是顶级的代表,母鸡大骨鳝丝胡椒熬制的汤,入口辣味浓郁,回味悠长。

玛糊

真正的徐州特色早点之一,乍一看会让人认为是河南的胡辣汤,其实不然,玛糊是纯粹的素汤,用清水加花生、海带、胡椒粉、豆皮、细粉等熬出来的浓稠汤,说徐州早餐重油还真是错怪了它了。

常州大麻糕

提起常州的特色美食,首屈一指的就是常州大麻糕:外皮香脆松软、内里甜鲜可口,一口咬下去,能看见酥皮层次分明。要知道,大麻糕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了呢!

油卷

这道小吃以猪 油、带肥瘦猪肉、火腿、鸡蛋、水发墨鱼,水发香菇、香葱、面粉等为原料炸制而成。外壳脆而薄,脂香扑鼻,绵软适口,甜而不腻。

胡葱笃豆腐

上说,冬至隔夜要吃胡葱烧豆腐的原因,据说有三:一是胡葱属冬令蔬菜,正逢“冬至”前上市,豆腐是老百姓家常小菜,既便宜又实惠;二是胡葱与豆腐含热量高,常州有“热豆腐烫死养媳妇”的俗话,仲冬食用,实在是既可口又暖身;三是“富”与“腐”谐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烧豆腐”这一民间谚语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理。

酱方

苏州的四块肉之一 — 酱方,只有吃酱方才显现出苏州人冬季滋补的真谛。酱方之肉,有肥有瘦,瘦而不干,肥却不腻,这也算是酱方之一绝了。所谓“方”,方肉,大肉也!一只大盆端上来,蹲着整块方肉,滋润丰满,尤其是面上那一张肉皮更是油光灿烂,令人垂涎欲滴。

母油整鸭

母油鸭上桌时,满满一锅红汤,汤中浸着一整只鸭,色呈棕红,加上雪白的冬笋、粉红的猪肉、乌黑的香菇、碧绿的菜心,色面煞是好看。

件子汤

这是一道老苏州人念念不忘的菜,以前大家生活困难,平时油水少的可怜,看见鸡鸭鱼肉眼睛会放光,因此烹调了三件汤。三件子以整鸡,整鸭,蹄膀慢笃而成,汤汁奶白醇厚,肉肉酥而不烂,鲜美的不得了,传统三件子的汤汁是奶白的,这奶白的汤汁中融化着细小的蛋白质颗粒和油脂颗粒,吃口相当的醇厚。二是汤汁中的鸡鸭蹄膀酥而不烂,用筷子夹的起来,是有形的。除了三件子,还有五件子,七件子。

肠肺汤

虽然肠肺汤一年四季都有,但只有在冬季吃起来却更觉美味。肠肺汤首先是要用老卤烧的,酥而不烂是最佳标准,捞起冷却后切小,然后用高汤速成。上桌前一把重青(大蒜叶),再加点胡椒粉,鲜香独特,回味无穷。

五香酱肉

五香酱肉绝对算是这个季节里苏州人最为喜爱的卤菜之一。其实这苏州五香酱肉,也可以称为苏州腊肉,皮呈现酱红色且带光泽,精肉略红,肥膘洁白晶莹,入口就有香味芬馥、咸中带甜、肉质柔嫩、肥而不腻的特点。

大蒜炒肉皮

这两食材分开的话,可能没什么食欲,但是两者结合到一起,那就是不少苏州人喜欢的菜肴了,这里的肉皮可不是通常吃的蹄髈上面那层软糯肥肉,而是经过各种加工后的副食品。肉皮在水里泡发后,这时的肉皮没有油腻,口感更有弹性,虽然大蒜叶吃完嘴里会留下一定的异味,不过吃了这道菜,相信那种异味是可以克服的。

赤豆糖粥

“笃笃笃,卖糖粥”的印象,要五六十岁以上的人才有,而且要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否则就不会看到过这种沿街叫卖的糖粥担。这算是传统的苏州小吃,冬季吃上一碗,香甜暖胃。苏州的赤豆粥格外精细,红豆和粥分别而做,红豆做成豆沙,粥上碗后红豆沙才浇上去的,有红云盖白雪之美。

茨菇片

作为水八仙之一的茨菰,只有在冬季才能一尝其美味。除了茨菇烧肉,好吃的苏州人又发明苏式“薯片”。洗净后切片,便马上入锅炸,就变成了金黄色的,脆脆的口感。

淮安文楼蟹黄汤包的吃法:

食“文楼蟹黄汤包”也是很有讲究的。要掌握吃它的要领,须要记住四句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喝汤,再吃皮。虽然现在有了吸管,可以随便吸食,但用吸管是吃不出那份感觉和滋味来的。

坐在桌上,面对那晶莹剔透、绵软异常、鲜气扑鼻诱人的包子,你可不要着急,得按步骤来呀。具体是,先用筷子在包子皮上点两三个小孔,之后用勺子舀适量的香醋加鲜香菜生姜屑等配制的佐料浇上,然后用嘴从开的小孔嘬包子里面的**。

因汤汁十分热,请千万不要急。吸吮汤汁是一种享受,又鲜又腻又可口,细细品尝,会让你回味无穷。汤汁吮光后,再将蟹黄、蟹肉等馅肉及包子皮一起吃光。

文楼汤包,其馅心全部由汤制成,为名副其实的汤包。汤馅选料严谨,工艺独特,包大皮薄而不破,口张汤满而不溢,肥厚鲜美,别具一格。

其皮透亮明澈,其馅选用蟹黄、鸡汤、鸡丁、猪五花肉、虾米等20种原料拌制而成,鲜美滋腻。它以其晶莹剔透、绵软异常、鲜气扑鼻,而享誉中外。

饺面

说到饺面,离不开蒋家桥和共和春。但不管是哪家的饺面,都是充满着这一传统美食对于冬天忙碌生计的扬州人的一种问候,无论是当早饭还是当下午,一碗火热的饺面都是极好的。

腰花面

东花园施井的腰花面,其实吃货们都知道,一开始是开在皮坊街的那家。就是因为太出名了,所以拆迁过后,还有很多食客来寻觅他的踪迹,一碗刚出锅的腰花汤和干拌,简直就是真爱!

莲藕排骨汤

说镇江人爱喝汤,一点都不为过,每逢冬季更是离不开莲藕煨汤。每一位镇江妈妈,都有不同美味的莲藕排骨汤。莲藕在汤里还可以吸收排骨的鲜味。莲藕本身又是一种冬日补身的好食材。炖的软绵的排骨,冬天刚下班到家来一碗。太棒了~

炸藕合

冬天一道炸藕合,里面加着鲜嫩的肉馅。瞬间可以提升藕的口感。嘿嘿,让不爱吃藕的人也可以吃上几块。喵编去过几家做客,都有这道菜哦~

各家妈妈的技术都挺厉害滴,因为感觉每家的馅料调制不一样。反正都很好吃!冬天这种油炸的食物不会让人觉得油腻。所以很适合冬季啦。

牛肉粉丝汤

牛肉粉丝汤的做法有很多种,每种做都各有其特色。牛肉本身就是一种可以抗寒的肉类,外加粉丝可以当饱,一碗吃完,基本上也有半饱。而且热乎乎的汤喝完,可以驱寒。

刁铺万庄羊肉

冬季是最适合吃羊肉的季节,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严寒,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还能益肾壮阳,补虚抗寒,强健身体,故羊肉乃冬季滋补佳品。虽然现在很多店都推出了羊肉菜肴,但问起泰州的美食老饕吃羊肉最好的还数高港区的刁铺镇。

吃南瓜,烧纸祭祖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 ,在宿迁,民间流传着吃南瓜会转运 就是第二年会带来好运气的说法。

====================================

什么?很多经典的冬季江苏美食都没有?不要急,江苏人正餐往往都是年夜饭,请关注明后天《那季节那吃货之江苏年味》(上、下)。

七天天气预 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zgqxb.com.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19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