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信创很火,信创是一个统称概念,把现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行业结合在一起,命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简称“信创”。
信创产业包括四大部分:“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半导体是信创产业的重要部分。
信创产业是 络安全、数据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逻辑是实现国产替代及自主可控。而芯片/半导体是信创产业的底层支撑。大家应该都知道美国政府对中国半导体频繁限制,从中也可窥见半导体产业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半导体在美国限制下能否生存?半导体现在是否是价值洼地?
半导体板块回顾
股票市场上,半导体板块自去年年中见顶,到现在一直是震荡下跌趋势。去年2021年7月30日到今年11月8日,申万二级半导体指数(801081.SL)最大回撤42.35%。
2022年10月11日,美国新一轮限制政策推出后两天,半导体指数到达近两年多最低点,但随后有反弹趋势。
目前我国半导体“卡脖子”领域在哪里
自美国2019年5月把华为加入实体名单,限制华为芯片使用和生产至今,历时3年多,到2022年10月7日,美国的限制法案越发详细,几乎堵住了所有的漏洞。
下图是A股半导体企业国产化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产业链环节,还是芯片环节,我国半导体企业均存在一些触达率小于5%,甚至一片空白的领域。
之前关注半导体板块的读者应该都听说过“晶圆”这个词,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28nm晶圆工艺是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技术,也是业界普遍认为的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的分界线。
半导体成熟制程大概能够满足国内90%的应用场景需求。目前在成熟制程领域,我国仅有DUV光刻机仍未突破,主要依靠荷兰和日本的设备进口。
先进制程(16/14nm及以下)应用范围集中在AI、超算、高端智能手机、挖矿机等需求,占比不高。但先进制程占据产业链高端,代表了科技和军事的最高水平,是美国限制我国半导体发展的关键领域。我们对先进制程的设备和材料突破保持信心,国内企业从成熟设备开始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我们乐观认为先进制程的突破也指日可待。
新型举国体制突破半导体“卡脖子”领域
今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出台出口管制新规,限制了超算芯片、存储厂商的先进制程扩产,同时提出了对美籍人员更严格的管制。市场对此政策反应较大,10月7 之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市场共下滑7.75%,达到近两年多市场低点。
但经实践验证,10月7日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许多半导体上市公司的订单不降反增。因为美国的打压,诸多半导体企业增加了对国产化的支持力度,甚至可能会规划专线来培养全系列国产设备商。核心设备公司的订单不降反增,这与全球的周期是逆向的。
现如今国家政策特别强调科技与安全,无论是国家安全、数据安全还是农业安全,半导体都是底层技术。
在刚刚举办的大会 告中提到:
对于保障科技与安全,打赢这场攻坚战来说,芯片及集成电路领域非常重要。
2022年9月6日,习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公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新型举国体制”,旨在将市场机制和举国体制的优势相结合,综合高校、研究所、企业,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
关于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是否会在美国限制下就此卡住,郑晓曦经理持乐观态度。首先,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在其2022年Q3业绩会上表示,出口管制新规对其2023年出货影响有限,公司仍可以继续向中国发货非EUV光刻机。第二,我国企业正在进行28nm光刻机的研发。并且,从2013年开始,我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一直处于提速状态,中国大陆全球占比逐步提升且增速明显高于全球。
郑晓曦经理持续看好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重点领域:晶圆制造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半导体设备、材料和零部件。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