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简政放权的路该怎么走?代表委员用7个字告诉你

==================================

擅自不署名抄袭者必究!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 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同时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讲话

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摘自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 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 告中,李克强总理引用了《后汉书》的一句话,“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简政放权,被认为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是什么意思呢?

下面先为大家科普一下: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意思是要去掉不方便老百姓办事的条条框框;特别是政府官员不要轻易去扰民。

烦疴怎么除,简政怎么简,非法如何管?

连日来,广西的代表委员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就是要以敬畏民众的心,提供好政府服务,不该管的别管,该管的别躲,少给老百姓添堵、给企业“找麻烦”,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简单说,就是7个字——

简除烦苛激活力

今日,广西日 “两会·重磅”栏目为您推出《简除烦苛激活力——代表委员热议简政放权》一文,一起来听听代表委员们的解读。全文如下——

《简除烦苛激活力——代表委员热议简政放权》

做好“减法”

该放的权要放足放到位

做“减法”,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的关键一招。

在2014年取消下放调整210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去年广西再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150项,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589项,今后将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项目”审批类别。此外,自治区本级的权责清单也已分两批向 会公布。

去年,南宁市、柳州市相继成立行政审批局,将发改、工信等政府工作部门和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部分审批业务人员划转至审批局,使审批事项、审批职能、审批人员向行政审批局“三集中”,由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代替此前数十个部门原用于行政审批的印章,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站式办理业务”。

▲南宁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

“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简政放权还停留在‘列举数量’的层面,企业感受并不明显。”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虽然简政放权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存在下放权限的含金量不足、一些下放审批事项没有及时出台配套方案、下级承接困难等问题,“必须继续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该放给市场和 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

全国人大代表、桂林市市长周家斌表示——

应加强顶层设计,中央要明确哪些权限能放、哪些不能放、下放到什么层级,各级政府要对照清单坚决执行,做到该下放的全部下放、该取消的全部取消。此外,还应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住桂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文呼吁——

应成立行政审批改革的专门工作机构,对市、县(区)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加强整体研究统筹,实施统一行政审批标准。同时,实行地方党政领导第一责任人制,督促地方党政领导切实提高简政放权的质量,对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开展不力的要进行问责,防止在行政审批改革中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

放管结合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有“放”还要有“管”,做到“放”和“管”两个轮子一起转,不在权力下放的同时留下“监管盲区”和“空白地带”。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

目前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各地缺乏统一的后续监管制度,有的部门和人员长期习惯于通过“审批”和“处罚”来实施管理,不懂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手段强化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容易导致权力下放后,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不能让政府的权力‘自由落体’。”

——全国人大代表、三江侗族自治县县长吴永春表示,简政放权后,事前审批减少了,准入门槛降低了,监管方式、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也必须及时跟进。因此,应推动政府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管理方式则应从行政审批向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转变,真正让群众“门好进、事好办”。

“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查、年终有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梧州市市长朱学庆说,作为全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梧州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行政审批事项做到该放的放开、放到位,该管的管住、管好。

“要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

——朱学庆建议,在现有的政府层级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还需构建监督制约配套机制,发挥互联 作用,运用 告、检查、投诉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西区委会主委陈自力认为——

针对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要通过告知性备案、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行业从业标准、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定期不定期抽查等方式,逐项提出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同时,引导和指导部门工作人员从过于依赖审批行政手段中解脱出来,学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市场手段、技术手段加强监管和服务。

优化服务

不断释放改革活力

“只有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才能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 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后劲。”

——有代表委员认为,在做好权力“减法”的同时,政府必须做好公共服务的“加法”。

“优化服务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苏家红、余仁春、谭梦曦等代表认为,企业对政府的服务需求是多样化的,如知识产权、技术研发、政策辅导、管理培训等,这些服务散落在各部门,要通过 络平台,让企业能够及时对接各项服务。

“要进一步加强县、乡镇、村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布弄村党总支部书记蒋锦坤表示,应继续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扩大向服务窗口授权,构建较为完善的行政审批前后台运行机制,真正实现“一条龙”审批服务。

政府工作 告提出,要大力推行“互联 +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明确将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发展完善审批监管、信用信息、价格举 信息等平台。

对此,刘新文、李彬、钱学明等委员表示——

应充分利用“互联 +”的优势,通过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数字政府,搭建互联 办事平台,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及保留行政审批事项通过互联 向 会公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公开透明度。同时,打破中介服务的行政垄断和地区性垄断,从源头上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事项的设置,通过市场化的竞争方式,公开、平等向相关 会中介组织购买技术性服务,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广西日 新媒体出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2月11日
下一篇 2016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