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通天晓软件数字化供应链论坛近期圆满落幕。会上,通天晓软件邀请楚天科技智能制造研究部总监马南带来了以“智慧物流帮助智能制造升级”为主题的演讲,与大家分享楚天科技供应链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变革的经验,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同事、领导、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楚天科技马南,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享楚天科技在仓储物流建设方面的经验。
楚天科技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系医药装备及其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现在营业收入已经在中国医药装备行业中排名第一。公司在2019年通过了ISO27001信息全认证,2021年成为国家工信部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同年,公司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标准认证。楚天科技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创新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个技术与创新平台,拥有德国技术研究院、长沙中央技术研究院和上海技术研究院,主持制定17项行业标准,共提出4052项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44项。
楚天科技产品覆盖医药装备制造行业,医疗装备制造行业特点突出,设备较大且都有特定的需求,输出的产品属于流程型,制造属于流散型、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客户每一个产品的需求量基本在10以下,单个订单数量较小,但产品种类较多,2021年公司物料总数峰值达170多万,今年经过一系列数字化转型优化,我们已经将数据进行了压缩,目前也有60-70万左右。
2016年作为制药装备行业龙头企业-楚天科技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董事长唐岳领导下的“高端生物医药机器人及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准,项目总投资1.83亿元,征地57亩,新建和改造工厂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总共历时三年。作为楚天数字化转型的开端,建设了楚天科技工业物联 络,研发设计了企业资源管理和生产制造执行数字化系统,打造了一个适合制造制药装备的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于一体的新型生产模式的智能化工厂,涉及生物工程、模具、生物冻干高端制造三个设备车间,引进了数条智能化产线和120多台高端数控设备。
2020年,在“高端生物医药机器人及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通过了国家工信部验收后,楚天科技启动了数字化二期运营管理平台项目。楚天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项目旨在建成一个以客户为中心贯穿楚天端对端业务协同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平台,支撑楚天科技管理变革战略,将楚天科技打造成全球医疗装备领军企业之一。
项目以“双云两 三平台”为核心,利用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技术,将互联 和专用 作为骨干,结合楚天科技协同设计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制造运营管理平台,利用工业互联 融合端对端的数字化业务管理理念和技术,将运营过程进行无缝对接,对各类业务数据进行全面扩展和集成,实现采购、设计、生产、仓储、运输、质检、售后等全流程和所有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化。
在数字化建设中,楚天科技将数字化运营管理项目中的所有系统分为三层,包含以 络、数据库、云平台等为主的基础层,以办公协同系统、用户移动应用为主的表现层,及企业应用层。其中企业应用层又可以分为生产执行、管理、决策三层,决策层包含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管理层包含ERP、PLM、CRM、APS等系统,最下面的生产执行层包含三级,第一级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第二级是产线过程控制系统,第三级则是生产现场与物流现场执行的系统,包含MES、WMS及QMS等,MES负责生产计划和工单管理,WMS负责管理生产辅料和配料等,QMS进行质量管理。
下面我会主要分享楚天科技供应链数字化变革中企业应用层面仓储与物流系统的建设经验。
楚天科技原有57个功能型仓库,包含货架仓、边线仓、立体高架库、智能料箱库等等,这些仓库入库类型包含外购件、外协件、自制件、产成品等,涉及物料种类约170多种,数量多达20-30万。仓库和产品数量多,管理难度非常大,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物多码、一物多仓等等问题。且仓库无现代化建设,基本是纯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非常低,据统计平均出库时间在48小时左右,对生产制造各个环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无论是业务的高速发展,还是制药装备越来越趋向于高精尖发展的特性,都对其生产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要求整个制造供应链拥有更敏捷和精准的反应能力。
如何用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供应链系统,缩短供应链中各环节间的响应时间,管理全程供应链,包括内部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生产计划协调、物流管理等,降低人为依赖,实现规范化管理及高效作业,是当时摆在楚天科技面前的重点工作。
后来在与通天晓软件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对仓储管理、业务流程等进行分析后发现,楚天科技存在单据不全、效率低下、管理粗放、错误率高等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楚天科技现有业务特征,我们制定了WMS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建设的五大主要目标。
第一,物料条码化,推动基础数据资产-物资条码标签的建设,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条码化管理,让操作人员通过扫描条码就可以准确识别货品信息,提升操作效率,降低错误率。
第二,存储自动化,用立体库等先进存储方式替换原有以平置为主的粗放型物资存储方式,以空间换效率,同时推进物流周转设备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第三,设备智能化,引入AGV、手持终端、条码识别等设备,实现仓储管理和拣选的智能化,提升仓库作业效率。
第四,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各仓库的业务流程,构建由多岗位协同的仓储作业流程,改变以往一人操作全流程的初级模式。
第五,管理标准化,优化仓库的品类管控,合并仓库实现仓库标准化,形成整合优势,推进物流从传统保管型向仓储配送型的管理转变,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在历时5个月的实施过程中,WMS通过增设的验收功能提升了各部门间信息交接的准确性,通过对接上游系统和自动化建设提高了单据运转的效率,通过多维度 表与系统货品、单据流转记录实现单据与货品的可查和可追溯。同时,双方共同梳理建立了入库、上架、库存盘点、库存分配、出库等自动化作业的标准流程,使库存管理更加精细。
项目上线后,楚天科技纯人工操作的情况得到改善,系统支持PC端和RF端作业,实现了全流程条码化管理,自动进行信息采集和全程记录,同步进行作业提示,让仓库操作人员只需查看PDA,即可了解自己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减少纸张单据,作业效率和准确率得到提升。在完成同等规模出入库量的情况下,楚天科技仓库平均人效提升了2倍以上,任务操作错误率逐渐降低。同时,WMS支持实时更新和导出出库、入库、调拨等多类型多维度 表,支持产线领料、生产、完工、半成品、成品管理等过程流传管理,实现了全供应链业务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一些楚天科技数字化实践经验,感谢大家聆听,谢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