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人机交互”的前世今生

自从人类发明计算机以来,人机交互方式在不断进化,尽管这种进化速度与电脑中央处理器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很容易让人忽略忘却,但其实每一次人操作计算机方式改变,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电脑时代的开启。人机交互发展至今又有哪些重要的节点?最开始的人机交互又是什么?带着以上问题,我们一起来聊聊人机交互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简写HCI):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就目前来讲我们大多数人仍在使用传统键盘和鼠标/触控盘组合的传统交互方式,鼠标键盘的出现也并不是凭空出现,下面,我们就从最开始的人机交互方式说起。

珍妮机:人机交互的开始

1764年的时候,英国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踢倒了妻子的纺织机,无意间的灵感,让他设计出了可以提升纺纱效率的珍妮机。珍妮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也是人机交互研究的开始。

也是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始系统的思考人类与机器的交互问题,并且机器真正登上历史舞台也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而到了查理·卓别林时代,《摩登时代》的上映,表明人类已经开始思考机器带来的 会问题,在这些思考的背后,人机交互的进展没有停止,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就是人类改善自己和机器交互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人机交互是从不自觉开始的。

到20世纪之后,由于机器和个人的生活越来越紧密,人机交互的问题,也不再局限于工厂之内,个体与机器的交互研究成为了重中之重,首先就是打字机的出现,其奠定了现代键盘的基础

现代键盘的诞生是很有典型意义的。最初的键盘是按照ABCD的顺序排列的,但是因为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这种布局逐在日后的发展中得到了保留,逐渐形成了现代键盘。

但是仅仅有键盘还是不够的,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人类要处理的信息不再单单是文字这么简单。于是一种更直观,更方便的交互方式亟需被发明。这就是鼠标出现的背景。鼠标的出现,第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由交互的魅力。用户可以随意点击屏幕的任何地方,这在复杂的数据处理中,可以有效的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效率。

而手持计算设备出现,使交互方式进入了全新时代,键盘和鼠标虽然维系了计算机发展30多年,但在移动互联潮流的冲击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PC等等这些产品普及速度,加速了人机交互方式转变。

对于像触控这种交互方式而言,本质上还是与传统的鼠标输入、显示屏输出一样,只不过形式换了一下,用户仍旧需要有意识的地输入精准的需求,才能获得设备相应信息的反馈。

新奇酷玩:技术前沿人机交互新方式

我们通过人机交互发展的简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和机器的交流,最开始发生在工厂内,发展到如今,人机交互的研究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那么简单。人类和机器的交流也开始出现了双向互动的苗头。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新奇的人机交互方式。

苹果Siri:私人小助理

Siri已经超越了语音识别软件的范畴,它能够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自然语言的意思,用户可以命令它阅读短信,询问天气和语音设置闹钟等,更加人性化的是,一旦你和Siri开始了一段对话之后,它甚至可以理解许多模糊和引申的语义。

谷歌:谷歌眼镜

谷歌眼镜是一款带有头戴式光学显示屏的可穿戴终端设备,具有类似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使用者通过语音、手势、体感等自然语言来与之进行交互。

“Project Glass”项目的预期目的,是希望用眼镜上的显示屏取代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并且允许用户使用自然语言来与互联 应用进行交互。

英特尔:实感技术

来自英特尔的实感技术并不是仍处于实验室中的待开发产品,戴尔Venue 8 7000平板已经将这项技术带到现实中来。英特尔实感技术能够通过摄像机模仿人类视觉,从而为设备带来对物体大小和距离的感知。此外,利用多重摄像机装置,英特尔实感技术还能够还原一个完整真实的三维世界。

惠普:投影键盘HP Sprout

对于平板电脑等设备来说,随身携带键盘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HP利用投影技术为人们带来了键盘输入的全新方式——投影键盘。与英特尔实感技术相似,HP Sprout也是利用摄像机作为核心部件,通过感知用户对投影键盘的操作来判断用户录入的字符内容。

Leap Motion

Leap Motion实际上是一个指向上方的传感器,用户通过在其上创建的虚拟空间中移动手部来控制程序和进行游戏。此外Leap Motion可以以骨骼的形式对用户的手部进行可视化呈现,并在屏幕上以荧光色显示。

在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尽管当前已经有许多新兴交互方式的尝试,比如体感交互、生物识别等方式,但大部分的交互方式使用率都不是非常高,也还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应用普及中,更没有哪种人机交互方式,能够达到人可以毫无障碍、随心所欲地和设备(机器)交流的水平。

未来发展方向 没有交互的交互

随着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 等领域在科技圈的大热以及落地,全面打造智能化的生活成为了接下来的聚焦点,而人机交互方式会逐渐成为实现这种生活的关键环节。想要了解未来的交互方式是什么样?或许我们可以科幻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简单的交互方式,服务方式的进化

在影片《钢铁侠3》中钢铁侠展示的全息影像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手中的设备一掷,所有数据将已全息影像的方式呈现,科技、前卫,相比我们目前的触控屏幕来讲,其表现可以说“惊艳”。

相信未来,其交互方式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而服务方式也会有一定的进化。就交互方式来看,触控只是初级阶段的交互方式,未来肢体识别才是更进一步的方式。

个性化的生物识别

未来,密码的使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生物识别,比如通过指纹、视 膜、心率,甚至DNA等每个人独有的特征来完成某些行为。

就现在科技来讲,已经有很多智能手机都可以通过指纹解锁,指纹识别会扫描你的指纹,如果指纹相符,手机屏幕就被点亮了,可以说我们目前正在向个性化的生物识别进发,未来个性化的生物识别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来的设备将能全方面地感知用户的需求,甚至预知其潜在需求。当你感觉到冷了、热了、渴了、累了的时候,只要稍稍“动一下脑筋”,围绕在你生活周围的智能产品就会感知到,并能快速解决你的需求。

写在最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6月17日
下一篇 2015年6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