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实习生 赵婧宜
跳伞、降落、伏击、正面交锋……7月30日,暑期一个寻常的下午,李阳阳(化名)紧盯手机屏幕,双手操作,口中念念有词,在 络游戏中带领队友冲锋陷阵,最终又拿下一局。而按照相关规定,这个时间段,本不该是这个开学即将升初中二年级的北京男孩的 游时间。
去年8月30日,暑期结束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所有 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虽然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对未成年人使用游戏的时长进行限制,但由于家长、学校、 会等对于防沉迷干预机制的运用仍存在不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络黑灰产看中了这部分需求,提供相关服务,以谋求经济利益,亟待进行整治。
电商平台交易管制
租 买 不再容易
多个相关店铺显示,租 流程如下:玩家依据手机系统和运营商选择不同价位、不同起租时长的账 ;玩家下载“上 器”即“游戏盒子”软件,用客服给的密码“解锁账 ”后开始游戏。
有业内人士称,所谓“破解”,实际上是改用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而非直接破解游戏系统本身,“说能破解系统的,可能是诈骗”。
交平台暗藏玄机
以代练为名玩游戏
据业内人士透露,代练、陪玩目前已有较成熟的运转体系,即“俱乐部”——一个由多位具有自身特色和良好服务态度、玩相同的几款游戏的人聚集在一起,并由相应管理人员组成的 交群,管理员被称为“董事”,购买代练或陪玩服务的玩家被称为“老板”。“董事”会在提供游戏陪玩的交友平台上找需要代练、陪玩的玩家,抽取一定提成后将订单派给代练者。
一些家长蒙在鼓里
沉迷危害显而易见
北京市民刘敏(化名)的儿子开学上六年级,今年暑期也沉迷于 游。“他爷爷之前淘汰的手机被他拿过去,下载了好几个 游,还和同学一起联机玩。”让刘敏不解的是,孩子连身份证都没有,是如何避开防沉迷新规的,“不是都要实名认证吗?难道这些游戏平台有漏洞?”
仔细观察后,刘敏找到了答案——找爷爷,方式和李阳阳如出一辙。
有家长说,暑期孩子难得放松一下,多玩会游戏也未尝不可。有的孩子由老人照料,只管吃饱穿暖,不管上 问题。有的家长则喊“冤枉”称,孩子以学习需要为由,让刷脸认证,没想到是玩游戏。还有家长说并不知道青少年防沉迷的规定。
2021年11月5日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 告》(以下简称《 告》)显示,《通知》落地后,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其中,有42.8%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甚至有11.3%的家长并不了解未成年人索要身份证的目的。
此前有媒体 道,家住浙江杭州的虞先生称自己卡里少了7.5万元,查了消费记录才发现有200多笔游戏充值支出,一经盘问原来是自己年仅13岁儿子消费充值的。之前,每次儿子让他扫脸都会配合。
沉迷 游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刘敏感同身受,儿子迷上 络游戏后,不仅学习成绩急转直下,而且视力急速下降,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直线下降,“每天只想玩游戏,平时带他出去玩,也表现得非常自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李阳阳的姐姐发现,“李阳阳的暑期生活好像只有打游戏,根本不看时间,人变得越来越内向”。
治理 络黑灰产链
家校联动加强监管
如何解决未成年人沉迷 游问题?
根据《 告》统计,54.8%的家长希望能通过直接监测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或开发手机管理软件,了解并控制孩子的游戏状态。实际上,目前已有多家游戏企业建立了家长监护平台,但相关数据显示,仅有约两成家长加入监护平台,大量家长没有加入或者没听说过这一类平台,家长监护平台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郑宁提出,应对游戏账 租赁、买卖等 络黑灰产加强整治。“不论是电商平台上的游戏账 租赁、买卖等服务,还是 交平台上个人之间的账 租赁或出售业务,实际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
他分析说, 络安全法规定,我国实行 络实名制, 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 络接入、域名注册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同时,规避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违反了 络安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还可能衍生出个人信息泄露、 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除了政策指导、法律规制外,要想真正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游戏,还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重视和努力,家长要尽到监护职责,控制未成年人上 时间和权限,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上 公约,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有效陪伴。”郑宁说,学校和家长也要联动,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 络素养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合理分配时间;政府、学校、 会公益组织要加大投入力度,提供优质公共资源,让孩子拥抱大自然,提升审美,开阔眼界。
“家庭是 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孩子自由使用 络的时间主要是在家里。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个 会治理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如果我们只着眼于技术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技术是基础,但是教育才是关键。”郗培植说。
除了必要的监督之外,有专家提醒,一部分孩子从过去每天接触 游的状态中抽身出来,过渡阶段可能会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需要家长做好相应的开导与预防。
值得注意的是,从之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 使用情况研究 告》来看,城市和农村的未成年人在使用 络的内容选择和时长上有一些差异。城镇未成年 民更多使用搜索引擎、 交 站、新闻、购物等应用,而农村未成年 民使用短视频、动画或漫画等休闲娱乐的比例则高于城镇。
对此,郗培植建议,应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教育引导,农村地区的学校也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游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