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自带设备的办公党,电脑是自己购入的15寸 Macbook pro2019款顶配,显示器是还宝刀未老的DELL U2312,键盘是自己外购的阿米洛VA87黑轴机械键盘,自己用起来很爽。
只是最近阿米洛机械键盘的某个轴体出故障了,而且黑轴作为压力克数最高的轴体,打字起来长时间还是有些吃力的,并且在办公环境下,机械键盘的撞击声还是偏大,多多少少会影响同事的工作。
刚好我也是个罗技老用户了,赶巧体验了这把罗技的MX Keys无线背光机械键盘,总体来说比想象的要好很多,不过平时基本用的都是机械键盘,适应薄膜键盘的短行程还是需要点时间的。
MX Keys的包装一如既往的低调,坦率的说部分国产品牌包装做得高调的很多。
MX Keys除了按键主体,其余部分都是金属磨砂材质,手感相当不错。
作为一款多设备共用的键盘,MX Keys同时支持Win、Mac、安卓以及linux以及IOS5大平台,基本上算的是全平台支持了,当然我最看中的还是支持MAC,并且传统意义上的键盘虽然在Mac上也能通用,还是有些细节用起来并不是很趁手。
办公室使用,104按键和108按键还是比87按键更加实用,87按键可能更适合程序猿使用。
MX Keys的键盘采用了轻度悬浮设计,让我想起来以前的巧克力键盘设计语言。
键帽也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官方宣传中是弧形内凹的蝶形按键,比较更贴合手指,不过要想更加流畅的敲击键盘,还是要勤剪指甲的。
Caps按键指示灯是集成在按键上的,比较显眼,另外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专为Mac设计的一些细节,那就是Win上的开始菜单按键同时也是MAC的Option,command同时也是win 的alt。
讲真,我每天在win和mac上来回切换,不标识按键或者没有对Mac进行按键上的优化设计,初期还是会经常出错的,罗技的这个细节无疑是照顾了Mac的用户。
另外ESC按键触控面积比较大。
键盘顶部做了一个延展的凸出,也是金属材质,中间为罗技的logo。
MX Keys支持罗技自家的Flow,也就是可以跨多台电脑顺畅输入,跟随光标切换点电脑。
同罗技的多款鼠标一样,MX Keys同时也支持三个设备,考虑到无线键盘的便携性,你可以多台设备共用一台键盘,相当方便。
小键盘区域集成了多个功能按键,包括计算器快捷按键、截屏,以及右键菜单,实测计算器快捷按键只支持win,不过截屏是实打实的支持MAC。
支持Mac的截屏快捷按键。
顶部为一个Type-c接口,一个开关拨钮,跟上时代潮流也是应该的。
随机的充电线也是比较精致的,也没有因为是充电线而缩减长度, 我想这应该是没电时候为了方便边用边充考虑的设计。
背面是一整块金属磨砂材质,手感比正面还舒服,6个防滑橡胶垫提供了稳固的摩擦点。
橡胶垫也做了近似颜色设计。
磨砂的质感清晰可见。
MX KEY支撑的高度并没有机械键盘那么高,属于轻薄设计,整个键盘是趋向于贴近桌面的。
为了方便没有蓝牙的设备比如部分win平台,罗技一如既往的提供了一只无线发射器。
插上就可以直连直接用了,而Mac的话,需要长按键盘中第二台设备标识3秒钟,进行配对连接。
另外如果选购了MX掌拖,那么体验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平常应该是这样的,不过我经常使用的场景是办公室。
MX Keys具备智能灯光功能,只要手掌接近见键盘就可以点亮LED背光灯,如果不喜欢自动亮起背光,也可以在软件中设置为禁止。
手感怎么样呢?
对于我这种习惯黑轴强大克数的机械键盘用户来说,MX Keys手感肯定要差一些,但是对于薄膜键盘来说,这个反弹力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反馈的手感也是相当干脆的,并不拖泥带水。
薄膜键盘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敲击音比较小,这点也在MX Keys上得到了延续,MX Keys的噪音很低。
当然另外一点是也减轻了手指负担,对于我这种经常码字的用户来说,也舒服了很多。
我常用的设备有罗技的M580鼠标,在OPTION软件中连同MX Keys也一并识别出来,并且也可以设置,罗技这款软件我建议还是安装一下比较OK,可以更好的设置鼠标和键盘。
连接的两套设备,win和mac都被识别出来了。
如果长期是某一系统使用,比如MAC,可以在设备中勾选始终保持键盘为Mac布局。
当然你也可以更改快捷按键分配的应用程序,比如在Mac中计算器快捷键是无效的,你可以调整为打开其他应用程序或者其他功能。
总结
对于Mac用户来说,这是一套我特别推荐的外接无线键盘,得益于罗技软件的强大性,只要你有罗技的其他设备,都可以无缝连接接入这个系统里。
全键盘设计也让办公场景下更加方便,何况MX Keys还有着不错的做工和按键的回弹性,针对手指优化设计的键帽。
当然了,Win下也是适合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