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对资本市场机遇的抢夺,愈发白热化。
6月20日,洛阳市政府办印发《洛阳市企业上市和挂牌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明确提出:5年内新增上市企业14家,总数达25家以上。计划还提出,支持企业境外上市、借壳上市,支持外地上市企业迁入洛阳,推动国有资本参控股上市公司,实现国有资产证券化。
计划还列出了洛阳市16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丨五年内新增14家上市公司,今年新增2家
计划提出,洛阳市着力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不断做优做强。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促进洛阳多层次资本市场板块不断扩大,企业融资能力持续增强;上市、挂牌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百年老店”;上市后备企业通过培育逐渐积累壮大,成为洛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于资本市场洛阳板块扩容方面,计划明确提出,到2023年,上市、挂牌总数达到600家以上。其中,企业上市新增14家,达到25家。对于企业上市,洛阳提出了“两步走”计划:2019—2020年实现5家上市(2019年2家,2020年3家),2021—2023年实现9家上市。
事实上,洛阳企业上市推进节奏并非无据。
已经完成辅导的企业中,新强联、众智软件已相继发布了预披露材料。此外,洛阳还有洛阳银行、涧光股份两家企业在接受辅导。
丨11名市政府领导领“任务包”:服务这16家重点企业上市
计划所附的《部分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领导分包表》显示,包括市长在内的11名市领导分别领取任务,与各县市区领导共同分包服务16家重点企业,分别为:中超新材、建龙微纳、众智软件、新强联、华荣生物、中钛化工、洛阳银行、富隆特体育、双瑞特装、麦斯克、前进民爆、鸿业科技、涧光股份、莱普生、民正农牧、三杰热电。
计划显示,洛阳市成立了高规格的资本市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长刘宛康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琰君和市委常委、副市长李金迎任副组长,小组成员包括洛阳各相关局委主要领导。
在优化上市、挂牌及后备企业的发展环境方面。计划提出,洛阳将建立企业上市、挂牌问题协调属地负责制,加快企业上市、挂牌所需函件、手续的办理和问题协调。
鼓励政府引导基金加大对上市、挂牌及后备企业股改、并购重组的支持。
各银行金融机构应在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建立对上市、挂牌及后备企业授信贷款的快审快批制度。对于信用良好的在审在辅导重点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中小微企业,可以优先使用政府还贷周转金。
丨重奖首批科创版企业,鼓励借壳上市、控股外地上市公司
同时,对于企业上市,计划还列出了具体的支持政策。
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情况,洛阳将分类指导推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计划提出,重点推动各行业龙头企业在境内主板上市,推动优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支持行业中成长性高的“单项冠军”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推动暂不符合上市条件但有发展空间的中小微企业到“新三板”“四板”挂牌。
鼓励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通过“借壳”实现上市,并将上市企业注册地迁回洛阳市。对暂不符合境内上市条件的外向型或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企业,引导其到香港及其他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上市。
此外,洛阳还将创造条件支持外地上市企业迁入洛阳市。推动有实力的市属国有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实现与上市公司合作,逐步实现国有资产证券化。
计划还提出,完善资本市场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力度,重奖首批登陆科创板企业。各县(市、区)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行业后备企业的支持力度,制定行业政策须体现对企业上市、挂牌的支持。相关上市、挂牌孵化园区要加大对入园企业的政策支持。对上市、挂牌及后备企业的投资项目,在土地、资金、技术研发以及环保控制性指标方面给予倾斜。
丨鼓励企业并购重组,支持增发、发债融资
除了推动企业IPO融资,洛阳还将推动上市、挂牌企业并购重组,并以增发股份、发行各种类型债券的方式再融资。
计划提出,洛阳计划上市、挂牌企业5年内实现再融资、并购重组100次以上;5年内累计500家/次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累计实现资本市场融资达到2000亿元以上。
到2023年,打造1家市值2000亿元以上、2~3家市值1000亿元以上、4~5家市值500亿元以上的上市企业。
计划提出,对资产质量不高、运行质态欠佳的上市、挂牌企业,支持其借助并购重组转型升级,重新焕发活力。搭建平台,推动区域内“小而美”企业通过被并购重组等方式,借助外部资源加快发展。
在支持融资方面,支持运作规范、发展前景好的上市、挂牌企业通过增发股份及发行可转债、公司债、绿色债、双创债、境外债等方式筹措资金,做强主业。推动上市后备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结合上市、挂牌及后备企业业务特点,研发设计产品,依法合规开展股债结合、投贷联动等业务,强化金融支持。
支持各类私募基金特别是政府引导基金积极参与企业增资、股改及并购重组。
丨培育后备力量,拟在洛龙区、高新区、伊滨区建孵化园
除了上述重点企业,洛阳还将培育充足的上市后备企业力量。
计划提出,洛阳还将动态保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500家以上,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200家以上;高新技术、“565”重点产业占上市、挂牌企业总数的50%以上。
为此,计划提出,要加强各行业龙头和潜力企业的培育。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独角兽”“小巨人”等企业的培育。同时,加大对体育、水利等领域优质企业的挖掘培育。通过产业培育和结构调整,逐步培育一批符合多层次资本市场条件的优质企业,夯实上市、挂牌工作基础。
计划还提出,将在产业基础较好的洛龙区、高新区、伊滨区建立3个上市、挂牌产业孵化园,加大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集聚培育。“565”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挖掘各行业龙头及潜力企业,建立行业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加大培育力度。
全文如下:
En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