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设计说明书

大学学籍管理系统

软件技术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套”大学学籍管理系统”的《软件技术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根据软件规格说明书中的任务概述,需求规定等规划设计出一套可执行的软件结构模型。

1.2 参考资料

1. 《大学学籍管理系统规格说明书》言若金叶软件研究中心编写

2.总体设计

2.1 需求规定

本套大学学籍管理系统软件采用B/S方式实现,用户可使用浏览器通过互联 进行对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等操作;

2.2 运行环境

客户端的运行环境:Windows98以上的操作系统、IE5以上的浏览器(或其他浏览器)。

服务器数据库端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 Server或以上环境,数据库为MySQL。

应用服务器:Tomcat 2.0以上。

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本套”大学学籍管理系统”软件的编写,是为了设计出一套学生信息和成绩管理的 络管理软件。软件主要是通过 页的形式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在系统里添加学生、修改学生、删除学生、添加学生成绩、修改学生成绩、删除学生成绩、查询学生信息、查询学生成绩等,然后将用户的操作通过互联 保存到服务器端的MySQL数据库中;

2.4 结构

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采用Browser/Server方式实现。

2.5 人工处理过程

2.5.1 数据库人工处理

数据库不进行人工处理,一切行为通过客户端维护;

2.5.2 客户端的人工处理

2.5.2.1 添加学生

用户可以添加学生的相关信息,如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学生籍贯、学生身份证等信息。

2.5.2.2 修改学生

用户可以修改学生的相关信息,如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学生籍贯、学生身份证等信息。

2.5.2.3 删除学生

用户可以选择单个或多个需要被删除的学生。

2.5.2.4 添加学生成绩

用户可以添加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

2.5.2.5 修改学生成绩

用户可以修改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

2.5.2.6 删除学生成绩

用户可以选择单个或多个需要被删除的学生。

2.5.2.7 学生基本信息查询

用户通过填写一定的查询条件,可查询用户所需要的学生基本情况等。

2.5.2.8 学生成绩查询

用户通过填写一定的查询条件,可查询用户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成绩等。

2.5.2.9 学生基本信息一览表

列出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2.5.2.10 学生成绩一览表

列出所有学生的成绩。

2.6 尚未解决的问题

2.6.1服务器端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N/A

2.6.2客户端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屏蔽创建新用户的功能及多个用户同时操作可能引起的学 重复问题。

2.6.3难点问题

多人同时从多客户端新建学生时对学 的处理。

3. 接口设计

3.1 用户接口

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的可视化很强,做到用户打开程序就可直接上手操作。在设计界面时,同时也考虑到此方面,因此在每个可以点击的按钮上都设置了鼠标获得焦点后的提示信息,即ToolTipText属性。

3.2 外部接口

在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中没有考虑外部接口问题,如有需要可以添加对外部接口的考虑,例如红外扫描、卡式读取设备等。

3.3 内部接口

因为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是使用可视化软件来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因此数据库为连接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我们同时也称之为软件内部的接口。

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按照需求分析设计数据库中的字段,建立一个逻辑上的数据库的结构。

4.2 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在数据库软件(My SQL)中建立数据库,并要保证数据库最低要符合第二范式。

4.3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4.3.1 静态数值需求

(1) 支持并行操作的用户。

(2) 处理多条记录数据。

(3) 表或文件最小为2048字节,最大无限制。

4.3.2 精度需求

在进行提取数据库数据时,要求数据记录定位准确,在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时,要求输入数据准确。主要的精度适应系统要求,不接受违规操作。

4.3.3 时间特性需求

(1) 响应时间应在人的感觉和视觉事件范围内;

(2) 更新处理时间,随着应用软件的版本升级,以及 络的定期维护更新。

4.3.4 灵活性

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管理应用软件操作方式、数据结构、运行环境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变化只是将对应的数据库文件内的记录改变,或将过滤条件改变即可。

4.3.5 数据管理能力需求

本应用软件可管理多条记录,本应用软件基本约用1,300千字节空间,所有文件均放置在数据库中调用,查询数据、文件、记录时,通过库文件名直接进行操作或通过存储过程来完成操作。

4.4 数据库设计描述

4.4.1 数据库分析

需将数据库设计成关系模式最低符合第二范式的标准。按照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实体。根据实体分析的结果,在数据库中应建立如下数据表:

学生信息表(student)和学生成绩表(stu_grade)

4.4.2 数据库设计说明

(1) 学生信息表(student)

(2) 学生成绩表(stu_grade)

4.4.3 表间关系

学生信息表(student)和学生成绩表(stu_grade)由字段STUID作为关联;

5. 系统出错设计

5.1 出错信息

在设计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时,设计人员应尽可能的考虑到所有的出错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恢复信息。无法预料的错误信息,应返回给用户一个特定的信息提示。

5.2 补错措施

对于出错概率较大的地方,设计人员应结合用户需求做一些必要的限制,减少出错的可能。

5.3 系统维护设计

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的维护设计要有专门人员来做,这些人员应对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的程序代码结构与流程有深入的了解。

6. 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6.1 模块层次图

本系统由”学生信息管理”、”用户登录管理”及”学生成绩管理”组成,各子模块如图4-3-1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图4-3-1 模块层次图

7. 程序(标识符)设计说明

7.1 程序描述

7.1.1客户端程序:

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 页的形式编写,包括静态和动态的 页,存放在服务器中,客户使用浏览器通过互连 络对 页进行访问,并完成客户端可以完成的功能。

7.1.2后台数据库:

本套学籍管理系统软件的后台数据库使用My SQL来搭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用来存放所有的数据。

7.2 功能描述

2.5.2.1 添加学生

用户可以添加学生的相关信息,如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学生籍贯、学生身份证等信息。

2.5.2.2 修改学生

用户可以修改学生的相关信息,如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学生籍贯、学生身份证等信息。

2.5.2.3 删除学生

用户可以选择单个或多个需要被删除的学生。

2.5.2.4 添加学生成绩

用户可以添加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

2.5.2.5 修改学生成绩

用户可以修改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

2.5.2.6 删除学生成绩

用户可以选择单个或多个需要被删除的学生。

2.5.2.7 学生基本信息查询

用户通过填写一定的查询条件,可查询用户所需要的学生基本情况等。

2.5.2.8 学生成绩查询

用户通过填写一定的查询条件,可查询用户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成绩等。

2.5.2.9 学生基本信息一览表

列出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2.5.2.10 学生成绩一览表

列出所有学生的成绩。

7.3 性能描述

7.3.1 时间特性需求

在 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查询响应时间为秒级。

7.3.2 灵活性

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学生管理应用软件操作方式、数据结构、运行环境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变化只是将对应的数据库文件内的记录改变,或改变过滤条件。

7.3.3 可用性

软件应该尽可能的一目了然,使一般用户能够使用。

7.3.4 安全性

本套学籍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存放于My SQL数据库中,在程序中应尽可能的使用存储过程的方法,以免使某人反编译软件或入侵到服务器后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修改,在程序中应该设置不同权限的账户和密码,以保证数据不容易被错改、破坏,而且要经常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操作,使得数据一旦受到破坏或是出错能够保证及时的恢复数据,将损失降到最低。

7.3.5 可维护性

7.3.5.1 应用程序的维护

当用户使用本套学籍管理系统时,遇到了软件本身的逻辑错误,应当有软件的维护人员对软件进行修改。

7.3.5.2 数据库的维护

应当有特定的数据库维护人员对数据库进行及时地进行备份,管理等操作,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

7.3.6 可转移、可转换性

Java编程语言的兼容性很高,在windows95/98. windowsNT. windows2000. 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都可以直接运行。

7.4 输入项

用户通过软件输入必要的信息,然后保存到数据库,所输入的信息是经过需求分析限定的内容,同时也是数据库中每个字段存储的内容。

7.5 输出项

本套学籍管理系统将所有需要浏览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以便使用户能够浏览到数据库中的数据或用户想要浏览范围内的数据。

7.6 算法

1)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按字段保存到数据库中。

2)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按字段提取到用户界面中。

3)必要的去除重复项的算法。

4)按条件修改、删除数据中的数据。

5)保持表间数据的一致性。

7.7 流程逻辑

7.7.1. 用户登录流程图,如图4-3-2所示。

图4-3-2 流程逻辑

7.7.2 添加学生模块流程图,如图4-3-3所示。

图4-3-3 添加学生流程

7.8 注释设计

尽可能的将软件中插入注释语句,使语句容易阅读。制作 页的时候可以另备份一份,一份是标有注释语句的 页,用来给维护人员、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了解开发过程所用,另一份是不带有注释语句的 页,用来最后实际应用当中,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带宽,降低客户的计算机打开 页的时间,提高客户端的浏览速度。

7.9 限制条件

限制必要的条件,以排除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7.10 测试计划

在开发工程师编写代码时,测试人员便要开始制定测试计划,其中要包括白盒和黑盒的具体测试项目,及其必要的测试数据和出错的信息。每次测试的结果要写 告,并就发现和怀疑的问题与开发工程师联系。测试的结果要让开发工程师明白。

大学学籍管理系统

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

用户登录管理

学生基本信息查询

新建学生

学生一览表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登录系统

登出系统

新建学生成绩

学生成绩管理

学生成绩一览表

学生成绩查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21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