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华为云迎来首家同舟共济型伙伴

2017年7月17日,深圳华为坂田基地艳阳高照,气氛热烈。一场意义深远的签约仪式在此成功举行,享有全球IT 行业极高声誉的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华为云首家‘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现场,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兼CEO陈宇红、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马震等领导以及媒体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华为云生态合作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签约仪式

过人特质搭配最好的云时代

随着云服务从1.0到2.0的升级,云计算产业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华为稳抓时代发展机遇,自今年3月份启动华为云BU、公有云领域增加投入2000人以及全球快速开展的云业务布局以来,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关注以及生态伙伴的一致赞许。

此次与中软国际的‘同舟共济’合作签约,也进一步标志着华为与云生态伙伴的合作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振奋人心,意气昂扬。

据悉,华为云‘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堪称华为云生态体系的最高级别伙伴。早在今年的华为‘因聚而生’生态伙伴大会上,华为官方就已透露其将发展10-20家此类伙伴,以此更好地推动云服务的拓展。

事实上,成为华为云同舟共济生态伙伴首先要具备“两个共同,一个出色”:具有与华为有共同助力企业客户在云时代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的意愿、共同与华为朝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前进以及具备出色云服务能力的云生态伙伴。

从实际业务出发,华为云‘同舟共济’型伙伴更需要符合一定过人的“特质”。

据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介绍,华为云同舟共济型伙伴首先要做到‘聚焦’,其需要重点基于华为公有云平台实现华为云服务的销售目标;其次,实现伙伴企业、客户企业的业务应用向云端迁移,并保证应用稳定运行;第三,华为云同舟共济型伙伴要基于华为云来开发解决方案和应用,并且运行在华为云上。

而这三项标准对于中软国际的业务实力颇为吻合。官方数据显示,中软国际自2013年起开展云服务业务,即为中国、北美、亚太等区域的政企客户提供上云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

其中,作为中软国际着力打造IT众包服务平台—解放 平台,其已经聚集的ISV达到14万,发包企业2万多家。据统计,在解放 平台通过使用华为软件开发云,以往每月所产生的1亿行代码的编译时间,可由原来的25分钟缩短至7.5分钟,协同效率提升50%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中软国际无论是从人才、技术以及资源投入上已进入ISV方案商的顶级行列。

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兼CEO陈宇红在签约讲话中重点提到,中软国际在与华为长达十多年的合作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

华为云对中软国际的吸引力则在于:华为在面向企业提供云服务时恪守业务边界;深入企业应用场景,贴近客户需求打造云平台;建立华为云全球专业团队,提供包括咨询、设计、验证、实施、运营的完整云服务解决方案。

共同面向未来,互信共赢

让行业用户更好的拥抱云

今年7月,为提供更好的云服务体验,原‘华为企业云’全面升级为‘华为云’品牌。与此同时,华为共发布10大类共65个云服务,用户数增长了近一倍。

数据显示,华为云所服务的客户已经覆盖包括中国、欧洲、北美、拉美、南太等全球多个区域,其中包括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飞利浦、东风汽车、金证科技、全时365等众多企业。

徐直军强调。“我们不比服务数量的多少,而是聚焦企业和政府客户,做有差异化的云服务。”

从这一背景中不难看出华为对于助力客户实现拥抱云、融入云,实现用云技术和创新商业运营模的强烈意愿。尤其是在云2.0时代,细分行业的客户更加需要差异化且行业属性极为明显的云服务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成长力度,这对于华为云而言,生态伙伴的力量便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作为华为云同舟共济型伙伴的中软国际深感自身的价值重量。陈宇红强调,软件开发是中软国际的强项,中软国际最有资格向客户去普及华为云平台的价值,同时,为行业客户提供的附加服务也将一应俱全地呈现来。

“华为更集中在系统设计、系统仿真以及I层能力服务的支撑,而我们会更加偏向执行系统以及应用服务的支撑上,融合中有分工,角色上有协作。”陈宇红进一步介绍,未来双方将在智能制造、审计行业上共同带来行业云服务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包括两者在内的15个行业解决方案也将进一步进入到华为云平台之上,满足广大行业用户对于云解决方案的需求。

根据笔者的了解,还从未有一家软件企业能够像中软国际这样的软件企业,如此对公有云开发平台的合作这般投入与专注。

正如陈宇红所言,“一个企业选择合作,一是选择意愿,更重要的是选择能力。我们有共同意愿,共同面向未来,互信共赢。能力上根本不用说,华为从产品线到方案自成体系,坚实丰富,国内处于领军态势,所有元素恰恰与我们的能力无缝匹配,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实际上,出席签约仪式的所有华为领导都在大大小小的场合表示过,华为公司要把将近三十年积累的能力逐步搬到云上来,开放给华为的授权客户和合作伙伴,华为的通信能力、物联 能力、未来计算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再到软件能力,都将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云化的方式带给客户前所未有的助力。

华为也能够兑现自身对业界的承诺,以最近的中国权威云评测的公司博睿数据的评定为例,在过去两个月中,华为云的评测数据连续排名第一。第二,德国电信OTC在最新的实际测试中几乎所有的指标都超越亚马逊。

就此充分说明,华为云服务的力量正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针对此次合作,徐直军表示,华为的基准还是首先把平台打造好,以此让更多的ISV基于华为的平台实现更有价值的开发、部署运行应用,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化服务的完美交互。对此,华为再次强调,华为不会获取企业数据,更不会应用这些数据去变现、挣钱。

华为深信,只有恪守业务边界,客户与生态伙伴才会坚定的选择将业务数据迁移到华为云上来,基于华为云去发展其业务。

“云2.0时代,客户对于云服务的安全性、整体性、综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是要有能力,流程以及专业工具,同舟共济型的合作当然也包括这些能力与实力的引入,例如中软国际所具备的海外云服务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客户迁云、用云、成长云的业务重塑。”徐直军重点表示,“同舟共济型伙伴更加强调的是共同前进的意愿,而非门槛,华为的生态合作是开放的,融合的,只要具备意愿、能力以及共同方向的生态伙伴,都可与华为一同同舟共济,到达云未来的彼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6月20日
下一篇 2017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