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日记|24小时变身“软件工程师”

2020年2月23日 武汉,晴

雷神山上,一切都是雷厉风行。

这厢边队员们手扛肩挑,刚刚将堆积如山的物资领回监护室(ICU),开箱、登记、摆放;那厢边一群人自告奋勇担任起“软件工程师”,紧锣密鼓开发研究ICU 的“软件”系统,如何真正助力医疗常规运转。

“编程人员”来自几个部门:张继东院长带领的队部、蒋捍东主任领衔的ICU核心小组、奚慧琴主任负责的护理部,还有傅小芳主任管理的感控团队。

工作千头万绪。功能区设置、感染防控、排班方案、医疗工作流程、后勤保障。任何一项出现问题软件系统就无法运转,甚至可能造成医护人员感染的严重后果。

经过实地反复勘察,记 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原先考虑疫情防护需要而设定的“线上会”很快就变成了人头攒动的“圆桌会”。“众人拾柴火焰高”。令傅小芳老师苦笑的线下碰头会迅速汇集了大家的智慧,一个个问题被迅速处理,各项流程逐步清晰。

傍晚,ICU的硬件设施终于准备停当。看着疲惫的队员们,问题来了:“软件系统”究竟何时上线?张院长给大家鼓劲,希望大家发挥战时精神,咬牙坚持,20点准时让ICU“开机运转”,在正式收治病人前充分暴露问题,保障医疗安全。各组医疗队二话不说,纷纷确定当晚班次名单:党员优先,男士优先。已经工作了一整天的ICU核心组全体成员继续留下负责软件试运行工作。

19:30,夜班全员按照规定加装防护设备,进驻工作岗位。医疗组检查信息系统,一次次模拟收治患者后的诊疗流程;护理部演练病床分工、患者转运和特殊护理防护;感控组按照实战要求严格检查每一位医护人员的防护设备穿脱动作。兼职后勤组调试对讲机和查房PAD、制定穿梭巴士时间表和订餐流程。尽管是空转,但扫雷成功,系统内的Bug被一个个发现并解决。

旭日东升,连续作战24小时的我们看到接班的队员们鱼贯而入。此时,“系统”补丁程序已经宣告安装完毕,希望今天收治重症患者的实战检验一切顺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