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APP刷屏朋友圈,爆火背后带来哪些商机、暗藏哪些问题?
据中国之声 道:这几天,一款名叫“ZAO”的软件受到热捧,相信不少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都看到有朋友转发通过这个软件生成的“换脸视频”。什么是所谓“换脸视频”呢?就是通过这款软件,用户可以将影视剧、综艺节目片段中明星的脸换成自己的照片,因为是AI人工智能技术,所以呈现出的换脸效果比较好,脸部表情自然,效果十分逼真,就像是自己演的一样。
没玩成这个软件,你没准是幸运的。在软件火爆之余,昨天开始也有用户在 交媒体表达了对隐私泄露的担忧。由于换脸后需要进行眨眼、抬头等各种验证,与刷脸支付采集的脸部信息类似,同时注册平台需要手机 码,不少用户担心脸部数据被泄漏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也有细心的用户发现,这款软件的用户协议中还暗藏玄机。专家指出,此类软件的确存在隐私泄露风险,同时,软件中提供给用户用来换脸的影视剧片段也存在侵权可能性。
“换脸”有风险,存在泄漏核心个人信息可能
利用这款软件进行“换脸”,首先需要用手机 动态验证码进行验证登录。用户如果想要下载或分享换脸视频,则需要进行验证确认所使用的照片的确是用户本人,而验证的方式则是在摄像头前进行眨眼、扭头、张嘴等指示动作。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核心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首先‘换脸’技术,包括在搜集过程中左脸右脸转动、眨眼,本质是搜集了你的面部的识别信息,这个是一个用户最核心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一旦被比对之后,如果落到坏人的手里面,有可能涉及到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问题。”
使用影视剧片段“换脸”,是否侵权有隐患
与此同时,软件内置可供选择的影视剧片段中,有包括《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还珠格格》在内的多部热门国内电视剧,也有石原里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国外明星的影视剧片段,还有大量热门的综艺片段。对此,朱巍指出:“换脸技术涉及的是放到影视剧里面去,那么影视剧本身涉及著作权、知识产权。你突然间把这个脸换了的话,是不是构成合理使用?这个可能跟知识产权法是有密切关系的。”
其实,人工智能进行换脸的技术数年前已经出现。2017年,国外一个论坛用户首先将自己制作的换脸视频发布在 络上,利用这一技术,他将国外女明星的照片与色情影片合成,几乎以假乱真,一度引发巨大争议。虽然相关视频最终被删除,但是这项技术随后被开源。今年年初,有国内用户在 络上发布一段合成的换脸视频,将一段电影片段中朱茵的脸换成了杨幂,也曾引起争议。随着如今这款软件的爆红,视频“换脸”门槛进一步降低。朱巍分析:“很多的换脸,它实际上并非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有一些涉及到一些比如说人格尊严,包括人的名誉权,肖像权的侵害,他换的可能不是自己的脸,可能是别人的脸,或者是在一些这种非法低俗的 站上进行这样的一个行为,尤其它做的特别逼真,非常有可能让其他人认为是不是被换脸的这个人就实际从事的表演,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用户协议暗藏玄机 “必要授权”存在大幅修改
有细心的用户发现,这款软件的用户协议中还暗藏玄机。其中写道,使用这款软件的换脸功能,需要同意授予这款软件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脸照片、图片、视频资料等肖像资料中所含的肖像权利人的肖像权,以及利用技术对肖像权利人的肖像进行形式改动。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指出:“我授权给你以后,但是你不能够把我的照片用于其他的一些非法用途,或者是把我的照片来进行修改丑化,或者恶搞这样的一些变化、修改,那这样的话对于我授权给你的使用肖像权的目的,其实可能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个时候其实对于上传照片的这些APP用户来讲的话,可能构成的是一种名誉上的侵权,或者说是导致他的 会评价降低等等,这些也有可能会构成侵权。”
同时,新增内容中承诺,相关的内容将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在软件上,除非为了改善该款软件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或另行取得用户的再次同意,不会以任何其他形式或目的使用上述内容。此外,用户协议中相比之前补充了撤回及删除条款,并承诺用户执行相关操作后,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服务器上删除。有关事件的最新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