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说话
在汽车领域,OTA是个热词。先是年前,一位车主将车停在马路上进行OTA升级,造成严重拥堵。再是,新近上市的纯电动车型都配有OTA功能,车企高管将其作为主要卖点,频频在接受采访时提及。最后,借助OTA,汽车升级换代无需4~5年那么长,用户三个月就能迎来一次系统更新。
给大家普及一下,“OAT”,全称是“Over the Air Technology”。即,空中下载,远程管理。用户不需要将车开回4S店,自己动手就可以完成系统升级。OTA在智能手机上已经实现普及,但在汽车上还算是新鲜事物。只不过,作为汽车“新四化”的组成部分之一,OTA在汽车上的普及速度正在明显提速。接下去,不只是纯电动车,传统汽油车也将具备这一功能。
这里给大伙提个醒,汽车不是手机,手机可以随时随地OTA,不会影响驾驶安全。汽车则不是,试想一下,行驶过程中,启动OTA,所有液晶屏、仪表盘全黑,那是多可怕的事情。就算将车停好,车主在进行OTA时,也要小心翼翼留好“后路”,比如打开车门。
汽车每次OTA升级,时间都不短,少则60分钟,多则100分钟。一旦遇到无线 络信 不好,时间要增加。汽车OTA升级后,将人反锁车内,车门和车窗都打不开,这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故。
这个“锅”,汽车企业肯定不会背,他们更多归咎于用户本身,强调“车辆在启动OTA时,会进行反复确认”。作为用户,没必要与企业“纠缠”,因为那不会有结果,更多是要自己上心,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仅就智能 联系统而言,越是大厂出品,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度会越有保障。装机量越大,口碑也就越好。企业在研发上投入越大,系统成熟度和可持续性也越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越来越像手机。OTA在汽车上出现和普及,验证了这一点。潮流不可逆,人的习惯是可逆的。车主们大可不必排斥OTA,通过不断的升级,汽车能够具备更丰富的功能、更高效的性能和更智能的体验。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黑科技”之所以称为黑科技,还是有不够安全的一面。(周伟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