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5547字,阅读约11分钟
▲2018年12月22日,武汉汉口火车站,旅客排队购票。图/视觉中国
目前,抢票软件依然是许多人在春运期间购买火车票的选择。新京 近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的对687人的调查显示,有56.3%的人使用过“抢票加速包”抢票,还有38.5%的人认为抢票加速与黄牛倒票在本质上差异不大。
▲高铁管家12306火车票索取的隐私权限。
━━━━━
花了钱没抢到票,成功率仅供参考?
“邀请了30位好友也没抢到票。”现居广州的黄女士略显疲惫。
2018年12月底,黄女士在携程APP中预订了两张2月2日由广州到阳江的火车票。据其介绍,携程APP分为低速、快速、高速、极速、光速、VIP六个档次。邀请30位好友帮忙加速抢票后,黄女士达到了高速。“到了高速之后提示还差2人帮忙才可到达极速,可是让别人帮忙加速的页面就没有‘帮他加速’这个功能了。”于是,黄女士花费18元购买加速包,到了极速。
可是,事情并未结束。“到了极速,携程再次提示还差14人到光速,于是我又买了20元的加速包。最后到了光速还没抢到票,携程提示我购买88元的年费VIP。”这次,黄女士没有购买,并退掉了加速包。这一经历让黄女士觉得自己不但没抢到票,还找了许多朋友帮忙“免费给APP打了广告”。
李先生也让朋友帮忙“加速”了,“微信上发给了18个朋友,很快帮我加到了光速,到了光速之后就不能再加速了,因为不是VIP。”到达“光速”的李先生同样抢票失败。
不过,一位购买了去哪儿VIP的消费者表示,几乎每次都能成功买到票。
▲一款APP上默认勾选了10元快速出票套餐。
在新京 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的调查中,687名受访者中,38.5%的人认为“抢票加速与黄牛倒票本质上差异不大”,27.9%的人认为加速包“提升抢票成功率,收服务费也无可厚非”,33.6%的人认为“有偿抢票反映了抢票难的现实问题”。
━━━━━
抢票软件实质上是如何运作的呢?
“无论抢票APP方的服务器再高端,抢票的成功几率再高,也不可能达到100%。”孙旭说,“这是因为在官方不再放票,大量用户仅仅争抢可能出现退票的情况下,如果有票退出,有可能被刷新频率较高的购买加速包的用户抢到,但如果一张退票都不出现,那么即便你的优先级再高,也不可能抢到火车票。”
有 友指出,这些第三方购票平台推出的“抢票加速包”,在原票价基础上加价转手倒卖,无异于黄牛倒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损害了正常购票旅客的合法权益。
“飞猪没有通过购买提高抢票成功率的抢票包产品。”飞猪方面表示,飞猪所提供的是“火车票预约购票功能”,一旦放票将按用户预约要求自动购买,预约不成功将全额退款。
“这相当于消费者借力去哪儿的服务器24小时进行抢票,能大大提高成功率。抢到票,消费者付费;抢不到票,费用将原路返还消费者。而抢票显示的成功率,是根据往年春运该车次的热门程度、乘车人次、排班计划等数据深度神经算法得出成功率,该数字仅供用户参考。”去哪儿方面表示。
━━━━━
抢票APP套路:默认付费加速
一般而言,抢票功能主要针对没有余票的车次,普通用户对车票充足的车次并没有主观支付费用抢票的需要,但不少APP无论余票充足与否,均默认提供了付费抢票服务,让不少用户中招。
如智行火车票APP评论区,有用户于2018年12月28日评论称“加速包默认自带,一不留神就扣加速包费用”;“虽然买到了,但从来没点过加速,却自动扣除了加速费用”。甚至有用户吐槽“感觉不加钱就买不到票。”
点击这一优惠券,其介绍为“快速出票套餐10元/份”,若要取消这一收费服务,用户必须手动点击普通预订选项,而普通预订的介绍为“出票慢,可能需要排队”。
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其中有条款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违反者可被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此,去哪儿 客服表示,对于上述系统勾选的服务,是可以手动取消的,若乘客误订可以随时退订,并不存在强制搭售的情况。
携程方面则表示,其充分重视新出台的《电商法》及其相关条例,在春运开始前就组织研讨并就火车票及相关产品进行了调整。目前,携程所提供的火车票购票通道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进行设计,并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大前提。
━━━━━
第三方抢票APP是否合规?未明确界定
那么,这些抢票APP是否合规呢?
2000年起实施的《国家计委、铁道部关于规范铁路客票销售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铁路运输企业以外的其他 会经济组织(包括铁路多经、集经等非运输主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经铁路主管部门(铁路局或铁路分局)批准,并在当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开办的铁路客票代理销售点,代理销售铁路客票可收取“铁路客票销售服务费”。其收费标准每张客票最高不得超过5元。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绝大多数抢票APP上所需花费的费用均远远超过该《通知》规定的5元最高限度。
国浩(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封海波表示,携程等APP推出的抢票服务实际上属于代理服务,其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法律关系,抢票平台扮演的是受托人的角色。作为委托人的消费者,应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而这份知情权,往往被各大抢票平台所忽略。封海波认为,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这种“不公平”抢票的现状,铁路部门是时候展现自己的能力了,铁路部门应加强12306售票系统完善工作,给广大消费者提供公平购票的消费环境。
今年春运期间,12306推出了候补购票功能,该功能可以在旅客遇到无票时,按日期、车次、席别提交购票需求,预付票款后,售票系统自动安排 上排队候补。当对应的车次、席别因退票、改签等业务产生可供发售的车票时,系统自动按候补顺序兑现车票。
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研发的技术带头人单杏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9年春运期间,旅客如果遇到车票售完的情况,在12306平台登记购票信息支付预购票资金后,如有退票、余票,12306系统将自动为其购票,无论是购票速度还是成功率都将领先于其他抢票软件。
“仅仅一家官方APP难以分流如此众多的抢票需求,这就给了其他抢票软件市场空间,如果不让抢票APP运营,可能消费者还会去找黄牛寻求抢票,所以抢票APP的流行是市场决定的。”孙旭直言。
━━━━━
15个抢票APP13个索取敏感权限
12306官方表示,这部分数据并非通过对12306官方 站技术入侵获取,而是在 上非法购买所得,其余410余万条铁路乘客信息,系贩卖者利用上述用户注册信息,通过第三方 络订票平台非法获取。
此外,由于火车票实名制的设置,用户若要让APP“代抢”火车票,必须留下真实姓名和电话。如智行火车票隐私协议显示,“如果您提供自有的12306账 用于购票,表示您同意将您的12306账 和密码授权给我司托管,并委托我司为您或他人执行查询、购票、退票、改签等操作,我司和平台也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第三方平台如果泄露了用户的信息,将遭受何种惩罚,目前的规则并不完善。如《 络安全法》第41条规定: 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而在北京邮电大学互联 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谢永江看来,该规定中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比较笼统,没有具体解释和客观衡量标准。“未来还应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相应的行业标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加以细化。”
有声音认为,在惩罚不明确、第三方APP安全意识不重的背景下,信息贩卖灰产得以滋生。
“实际上,只要拥有一定带宽,且拥有批量注册12306账户的公司,在技术上都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抢票。目前市场上抢票APP既多且杂,默认勾选加速包等行业‘潜规则’以及坐拥大量用户信息,却对信息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等都是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建议用户在官方购票或选择较为大型的抢票APP。”孙旭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