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电子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消费电子业的快速发展,极大便利和丰富了人类生活。
中国在高速发展地产业、茅台酒的同时,电子业也获得高速发展。
然而,尽管某清华教授称中国科技已经完成对美国的超越,而当美国猛然掐住中兴通信的脖子(也隐含威胁华为)的时候,国人在猛然发现原来我们科技基石还很脆弱。
在近一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期,中国其实是一种短平快拿来主义模式,见效很快,赚钱很快,但是我们并无法有机会去打磨自己的技术基石(当然机制上的因素占很重比例)。
在电子行业的产业链中,最靠近用户的一端是来钱最快的,我们大量的产业和企业也聚集在这里,而且很多只是代工生产(就是个组装者),毛利率低,但是销量大,能养活很多产业工人,也能快速催肥很多企业老板。
可是,问题是,当已经感到威胁的川普突然掐住产业链的上游之时,我们发现并无太好的应对办法。
整个电子行业的高端核心价值全部垄断在欧美、日本、韩国甚至台湾手里,我们并没占住任何一个垄断点。
那么,现在惊醒虽然有点晚,但是也是不能不重新卧薪尝胆了,虽然不知道国产替代成功概率有多大可行性,但是也不能不为了,正因如此,最近几周在毛衣战深刻摧毁沪深股市的同时,国产替代概念的股票反而是节节新高了。
搞基础科研,意味着长期不断的高投入,意味着产出不可知,意味着即便成功了可能被立刻仿冒,但是美国、日本、韩国、台湾,人家也是这么走过来的,现在我们也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以勤劳智慧闻名的中国人也未必不能冲出一条血路。
不同于美欧日台韩,他们都是盟友,竞争摩擦的同时不会伤及底线。而我们举目一望,尽是阶级敌人,这一步自然艰难。当自立更生搞起一套全国产的电子体系之时,你不与主流的美国IT产品对接,未来只能自用或专用;你要与主流的美国IT衔接,人家可以故意隐藏部分接口或禁止与你对接;如果美国一直引导着世界科技的主流,其实无论我们怎么做都避不开美国的打击。当然,自己有,打击也就不是很慌张了。
简单梳理一下,电子应用的全过程——
二氧化硅矿石,经过提炼,形成高纯度多晶硅;
多晶硅,经过溶解,拉伸出圆柱状的单晶硅晶棒;
晶棒,经过切片、滚磨、切片、激光刻、包装成硅晶圆片,即所谓晶圆,也就是半导体元器件的基本原料。
集成电路,是按照一定设计要求,把多种电子元器件布线连接集成在一个电路里,制作在一个硅片上并封装成微型结构,常用IC来表示。
芯片,其本来含义应是集成电路封装体内最关键的半导体元器件(管芯);慢慢地,人们将集成电路体都简称成芯片。甚至广义上,把芯片视为所有电子元器件的一个统称。
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 存储器+ 辅设外设 = 计算机 或 手机 通信设备 或 家电智能控制器 或 电动车控制器 等等电子系统。
上述基础之上,在互联 及5G环境支撑下,进行各种应用开发,实现万物互联。
二、半导体材料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硅为主, 截止目前,全球绝大数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还是以硅材料为主。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指坤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可制作一些高端材料,主要应用于通信、光通信及GPS导航领域。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指碳化硅、氮化镓、金刚石等化合物,可能催生大量潜在应用市场。
我国在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方面落后较多,第三代化合物由于方兴未艾,所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三安光电有第二代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海特高新的第二代化合物即将投产并且也瞄着第三代化合物,士兰微曾公告要搞第三代化合物。
我国在半导体上的差距主要包括:
(1)设备差距:我们没有光刻机,美国对我国禁售。即使我们可以购得已经落后时代数年的光刻机,我们的人才和工艺也跟不上。
(2)设计差距:这个需要底蕴的积累。
(3)电子化学品的差距:高端电子化学品技术都被国外垄断,我们目前只是在中低端层次可以实现替代。
国内半导体材料10强:浙江金瑞泓科技、南京国盛电子(硅外延材料市场第一)、江丰电子(靶材第一)、有研亿金、北京达博有色金属焊料、上海新阳(晶圆电镀、光刻胶剥离清洗)、安集微电子科技、有研半导体、湖北兴福电子材料(电子级磷酸)、江化微(光刻胶)。
A股市场,针对芯片原材料,时常刮起炒作风暴,主要侧重在以下环节领域:
1、第二三代化合物:
标的包括:士兰微、海特高新、三安光电、南大光电、乾照光电等。
2、溅射靶材:
龙头是江丰电子,其他标的如阿石创、有研新材、隆华节能。
3、光刻胶 (没有光刻机,我们就炒光刻胶;而且光刻胶概念股也基本都是锂电池概念股)
标的如:江化微、晶瑞股份、上海新阳、容大感光、广信材料、飞凯材料、东方材料、强力新材、南大光电等。
4、特种气前驱材料:
标的如:雅克科技。
三、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范围广阔,数量众多。
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集成电路、芯片、屏幕摄像头耳机麦克风、接插件连接件、光电器件、传感器、射频器件、功率器件等等。
在一个芯片里,电阻和电容的消耗量是最大的。
由于下游消费电子业的极大发展,上游的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是激增的,因此造成基本的电子元器件不断涨价。
电阻电容等基本元器件的技术含量不高,主要就是个良品率的问题。
A股上市公司中,
电容器方面的标的如:风华高科、宏达电子、三环集团、火炬电子、国瓷材料、洁美科技等等。
传感器方面的标的如:必创科技、汉威科技、耐威科技、中航电测、士兰微、苏州固碍、华灿光电、歌尔声学、友讯达、理工光科、森霸股份、奥普光电等等。MEMS排名:歌尔股份、瑞声声学(外资)、美新半导体(华灿光电)。。。苏州固碍。
分立器件/功率器件如:士兰微、苏州固碍、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华微电子、韦尔股份、台基股份 等等。功率器件排名:华微电子、扬杰科技、苏州固碍。
接插器件连接器件射频器件也标的众多,就不列举了,典型如中航光电。
四、芯片设计
芯片设计是技术活儿,是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需要底蕴。
芯片设计领域的国际巨头有:Intel、AMD,NVIDIA,高通,MTK,博通 等等。
国内方面,华为深圳海思、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华大半导体、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汇顶科技、士兰微、大唐半导体、敦泰科技(台湾)、北京中星微电子(纳斯达克上市,监控安防主业)为前10强。其中,华为深圳海思进入全球十强。
芯片设计厂商未必自己进行芯片生产,这是因为芯片工厂不仅有技术壁垒,而且还对资金要求很大。国内,华为就是由台积电进行芯片代工。
在各个专项领域,国内都已经诞生一批代表型公司:
(1)AI芯片: 如华为(麒麟)、中科曙光(寒武纪)、中科创达(与华为合作)、汇顶科技(指纹识别)等。
(2)存储芯片:我国在存储芯片方面经过一系列布局,已经卓有成效,而且未来几年内还会有更大发展。
领跑的企业如:长江存储(紫光集团控股)、紫光集团、福建晋华、长鑫睿力 。
上市公司中如: 紫光国芯、兆易创新、国科微 等。
(3)视频芯片图形芯片GPU: 典型标的如富瀚微、景嘉薇等。
(4)LED芯片: 三安光电已经是事实上的国际巨头,其他标的如华灿光电、聚灿光电、富满电子、圣邦股份、木林森、澳洋顺昌等。
(5)车联 芯片:如全志科技、盈方微等。
(6)导航芯片: 如四维图新、北斗星通、振兴科技、欧比特等。
(7)OLED芯片: 如京东方、中颖电子、北京君正、弘信电子等。
(8)光芯片: 如光迅科技。
(9)电力载波芯片:如东软载波、福星晓程、鼎信通信等。
(10)电表计量芯片:如上海贝岭等。
(11)安全芯片: 国民技术、兆日技术等。
(12)打印芯片: 纳思达。
五、芯片生产
在芯片生产领域,台积电占据市场垄断地位。
芯片生产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环节,国内目前介入这个环节的公司有中芯国际、上海华力、中国电科。
与国际厂商相比,国内晶圆制造业的水平还落后比较多。这不仅是技术水平技术人才上的差距,也是制造设备上的差距。
芯片制程工艺: 线宽尺寸越做越小,能做多小也视为工艺技术是否先进的一个参考值。
制程工艺领先的是三星、台积电、英特尔,他们大约在15年都先后量产了14/16纳米工艺。目前,三星量产7纳米工艺,台积电因没有使用EUV光刻机的7纳米工艺要到18年底才能量产7纳米,英特尔会更晚些。
使用EUV光刻机未来可升级到更先进的3-5纳米制程。
国内,制程工艺落后国外大约两代三年左右。目前最先进的是中芯国际和厦门联芯的28纳米制程(良品率还不高),中芯国际力争18年底量产16纳米,计划19年量产14纳米。
国内十强:三星(中国)半导体、中芯国际、SK海力士半导体、华润微电子、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英特尔半导体(大连)、台积电(中国)、上海华力微电子、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和舰科技(苏州)。
【关键设备:光刻机】
光刻机是芯片生产中最核心的设备,处于科技领域的最顶层,也是大陆芯片生产设备制造的最大短板。光刻机的工作原理是用光将电路结构临时“复制”到硅片上,之后刻蚀机按光刻机刻出的电路结构刻出沟槽的设备,然后嵌入元器件并镀膜。
世界上唯一的光刻机厂家就剩下ASML。
ASML是荷兰飞利浦公司的半导体部门拆分出来的独立公司(飞利浦半导体部门拆分出的另一家公司是NXP恩智浦,最近美国高通公司要收购NXP,需要全球9个国家批准,目前其余8国均通过,只有中国这一票还没拿到,正好赶上了美国禁运中兴通信芯片事件,结果不得而知。ASML的主要股东是飞利浦,而三星、台积电和英特尔都占有股份。
美国要求对中国禁售光刻机。ASML每年的光刻机产能就是数十台,优先卖给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股东,一些过时的光刻机设备进入中国后也被要求不许制造类似龙芯等中国国产自主研发的CPU芯片。中芯国际目前有14纳米的全套光刻机设备,但未必会使用,缺技术缺人才。
2017年,成都中科院光电所研制出22纳米光刻机,不过这款产品与国外差距还是很大。
半导体设备5强: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装备、上海微电子装备、沈阳拓荆科技。
单晶硅棒及硅片的生产:隆基股份、中环集团等等;
晶体生长设备:晶盛机电 等;
金刚石切割相关标的: 东尼电子、岱勒新材、三超新材等等;
激光切割相关标的:大族激光等等;
抛光技术标的:鼎龙股份等;
光刻机设备: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上海微电子装备(张江高科)等。
六、芯片封测
封装测试是辛苦活儿。经过一系列并购布局,这方面我国已经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国内封测十强:江苏新潮科技极端、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威讯联合半导体、天水华天电子集团、恩智浦半导体(外资,高通要收购)、英特尔产品(成都)、海太半导体(无锡,太极实业和SK海力士合资)、上海凯虹科技、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晟碟半导体(上海)。。
封测领军企业包括:长电科技(世界第3)、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长川科技(封测设备)、太极实业、大港股份、深科技等等。
七、计算机CPU芯片和手机芯片
这两个芯是重中之重,真正的中国芯必须实现这二者的国产替代。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一批国产芯,能走多远还需资金和人才的持续注入。
龙芯3A3000:计算所与综艺股份(32%)联合创建神州龙芯公司,计算所原所长李国杰任董事长。MIPS指令集。
ARM指令集芯片: ARM现在被日本软银孙正义收购, 马云在双11使用ARM架构服务器顶住了负荷。
天津飞腾(中国长城持14%)、申威 都购买了ARM使用权。
X86指令集芯片: X86是INTEL的规范之一。兆芯 使用的是X86指令集。
Power指令集芯片:Power指令集是IBM推出的一种规范。宏芯 使用的Power指令集。
华为麒麟芯片(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芯片)
八、操作系统OS
(1)计算机操作系统
全球主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主要有:微软的WINDOWS(与INTEL芯片捆绑)、UNIX、开源的Linux以及各种变种。
Linux是一个仿UNIX的开源操作系统,最早源于美国。
国内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科院开始研发国产Linux操作系统,2014年中科红旗软件公司宣告破产失败。
2010年,中软联合普华、华东计算所开发的中标普华Linux国产OS与军用的银河麒麟国产OS合并,研发军民两用的“中标麒麟”国产OS。 至今,中标麒麟品牌的国产OS在国内Linux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已经推出第六版。
中国软件持股50%中标软件公司(另外50%股权归属自然人兰峰的一兰科技)。
中标麒麟操作系统:
(a)中标麒麟可支持Intel x86-64(AMD64) 、龙芯(MIPS架构)、飞腾、申威(购买DEC alpha架构)、众志、兆芯(X86架构,从AMD和VIA取得授权)、Arm64等;
(b)中标麒麟有桌面版和服务器版;
(c)兼容主流的服务器、存储和数据库、中间件、高可用集群软件等;
服务器:DELL、HPE、IBM、Intel;浪潮、曙光、华为、联想、宝德等。
数据库:Oracle、IBM、Sybase;
武汉达梦(中国软件33%华工科技11%)、人大金仓(太极股份)、神州通用、南大通用、山东瀚高、浪潮数据库等。
中间件:Oracle、IBM;东方通、金蝶、中创、普元。
(d)手机端操作系统品牌为中标凌巧。
(e)办公软件套装的品牌为中标普华。
(2)手机操作系统
全球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主要就是苹果的IOS以及谷歌的安卓系统(开源系统,需授权)。
目前世界上拥有自主CPU的智能手机厂家只有四个:三星,苹果,华为,小米(大唐技术)。
目前外售智能手机CPU的厂家有:高通,联发科,三星,紫光展锐。 (华为最近可能向联想手机供货了)
美国禁售中兴通信所有硬软件,这里面也就包括安卓系统。
为了避免受制于人,开发手机操作系统也是势在必然。
目前,华为开发了麒麟OS,内部测试中; 小米也在搞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阿里的YunOS已经应用在家电、汽车与手机。
九、个人电脑、服务器、智能手机
有了芯,有了OS,电脑、服务器、智能手机就都不是问题了。
个人电脑方面: 联想、紫光等。
国产服务器主要有曙光、浪潮等。
国产手机: 华为、小米等。
十、数据库、数据仓库、中间件
数据库方面,美国的ORACLE绝对领先,占据全球主要份额,其他数据库还有微软的SQL SERVER、IBM的DB2、SYBASE等。
国产数据库经过多年研发,已经有武汉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等,产品功能距离国际产品肯定有距离,但能满足应用需求也是无问题的。国产数据库当前的市场份额还比较低。但是如果毛衣战加剧,数据库的国产替代过程肯定就会提速。
太极股份拥有几家国产数据库公司的股份。
数据仓库方面,主流产品也都是美国的。
国产数据仓库也有一些小工具,但都缺乏研发资金的持续注入,相对国外产品也是有距离的。不过数据仓库的事情不急,慢慢来都不会影响啥。
中间件包括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等等工具。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有积累且还能存活的主要是金蝶中间件和东方通消息中间件,其他厂商基本都干不下去了
十一、安全方案
信息安全方面,肯定是早就国产替代了。
上市公司如:北信源、绿盟科技、启明星辰、美亚柏科、蓝盾股份、任子行、卫士通、同有科技等等。
十二、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方面,国产公司跟国外就没距离了,而且因为我们市场大、在线用户数量多、业务流程复杂,所以我国的应用软件实力肯定是不低于国外的。
应用软件集成领域的实力公司包括:神州信息、中国软件、浪潮软件、东软集团、中科创达、浙大 新、华东电脑、恒生电子、东方财富、同花顺 、宝信软件、生意宝 等等。
财务软件, 用友、金蝶都是很久的品牌了。
数字导航方面,我们有北斗可以国产替代,相关标的如:北斗星通、振芯科技、华测导航、中海达、超图软件、四维图新等。
电子商务方面,我们已经领先全球,这没问题,我们人多力量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