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球90万部手机被勒索 26岁以下人群最易中招

勒索软件控制用户手机支付“赎金”才能得到解锁密码

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介绍,手机勒索类软件是一种通过锁住用户移动设备,使用户无法正常使用设备,并以此胁迫用户支付解锁费用的恶意软件。它们主要通过将手机触摸屏部分或虚拟按键的触摸反馈设置为无效,使触摸区域不响应触摸事件、频繁强制置顶页面,造成手机无法正常切换应用程序、设置手机锁定PIN码,无法解锁进入手机系统这三种方式来威胁用户,用户需通过QQ、微信或者 支付宝 支付费用后才能得到解锁密码解锁。

此类恶意软件除了利用这些形式敲诈勒索用户钱财,还会加密用户手机文件、破坏用户数据,甚至还能清除手机应用程序、破坏手机系统,存在诸多恶行。

国外爱色情国内伪装神器

勒索黑产链收益超千万 告发现,勒索类恶意软件在国内外各个地区均有分布。国外勒索软件最常伪装成色情视频、Adobe Flash Player和系统软件更新这类软件。而国内勒索类恶意软件最常伪装成神器、外挂及各种刷钻、刷赞、刷人气的软件。

此外, 告指出,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共捕获勒索类恶意样本7.6万余个。通过对比2015年到2016年季度变化情况,360移动安全团队发现,国外勒索类恶意软件在迅速增长,反观国内勒索恶意软件增长趋势,虽然没有爆发式增长,但是却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最新数据统计,2015年全年国内超过11.5万部用户手机被感染,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接近3万部用户手机被感染。每个勒索软件的解锁费用通常为20、30、50元不等,按照每个勒索软件解锁费用30元计算,2015年国内Android平台勒索类恶意软件产业链年收益达到345万元,2016年第一季度接近90万。国内Android勒索类恶意软件历史累计感染手机34万部,整个产业链收益超过了千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进群和收徒费用的收益。

90后00后最易中招遭勒索后四种办法“解套”

通过一些被敲诈的用户反馈,国内敲诈勒索软件感染目标人群,主要是针对一些经常光顾贴吧的人,以及希望得到各种“利器”、“外挂”的游戏QQ群成员。这类人绝大多数是90后或00后用户,抱有不花钱使用破解软件或外挂的侥幸心理,或者为了满足互相攀比的虚荣心,容易被一些带有“利器”、“神器”、“刷钻”、“刷赞”、“外挂”等名称的软件吸引,从而中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4月1日
下一篇 2016年4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