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相也玩酷炫黑科技?
人工智能真能看相?从事面部扫描开发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翁冬冬介绍,面部扫描主要是通过读取脸上的特征点,用于身份识别,这是当前的主流方向。通过肤色和其他细部特征辅助判断疾病有一定可能,但用于看相并不具备科学依据,娱乐性质更多一点。
翁冬冬介绍,这样的程序开发门槛并不高,在 购平台花几百到几千元购买外包服务就能很快开发出来。“如果说它有作用的话,最多可以起到筛选人的作用——信这些命理术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上当受骗,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躺着赚钱的“AI算命”
由于成本低廉、利润丰厚,不少命理类新媒体大 受到资本市场欢迎。在一个 购平台上,提供“AI面相”“AI手相”“AI字相”等程序开发服务的店铺就有100多家,有的还打出了“2019最吸金项目”“吸金小能手”等广告。
有必要加强监管
“AI算命”为何吸引了众多用户?湖南师范大学 会学专家胡建新表示,不少年轻人不会相信那种街头的算命先生,但这些有科技加持、 称科学算法的算命很容易迷惑人。同时,“AI算命”存在极大的信息泄露风险,很容易被一些不法APP或小程序利用。
一些专家认为,“AI算命”一类的经营行为处于“灰色地带”,属于“打擦边球”,有必要加强监管。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有经营行为,就必须取得营业执照,线上线下都一样,而算命、看相等字样是不可能出现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内的。江西省 科院邓虹教授认为,在线看相行为要么是无证经营,要么是打着咨询、服务的旗 违规经营。 据新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