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纬创软件从事HR工作三年,我面试过很多性格迥异的求职者。大家的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我时常会碰到这种情况,面试同一个岗位的两个人,一个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另一个是应届生,尴尬的情况是,你没法从交谈中找出选择前者的理由。原因是,前者的工作经验,在新岗位上未必有太大价值。所以,可迁移能力,才真正决定了你的未来。
在每项能力中,都有简单的技能,也有复杂的技能。这些技能组成了倒置的金字塔。越是往上的技能越是难度高。你拥有的技能越简单,越是需要被动的接受选择,相反,可迁移的水平越高,你的选择自由度也就更高。
你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人,跳槽或者换一个行业,一样可以干得如鱼得水,对于这种人,资深的HR会早早的发现他的可迁移能力。在这方面相比较于一味被动接受的求职者,他们往往更有主动权。有研究数据表示,现在人所从事的工作中,有70%的核心能力是相通的。在你从事不同的工作时,都可以被慢慢提炼出来。当一个人把可迁移能力发挥到极致,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他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搁现在的话说,这是一个跨界高手。除了天赋之外,他的成就也与他的迁移整合能力同样密切相关。
他曾经在给弟子薛侃的信中说道: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这句话翻译下来就是,“行军打仗和自我修炼的专业领域虽然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将克服自身贪念的技能迁移出来,那就是破贼的方法,和自己斗争的方式,同样也可以应用在敌人的人性斗争上面”。这些话足见王阳明有大智慧。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隔的其实是可迁移能力。总有人转行后能做得更好。所以,你的可迁移能力,恰恰决定了你能否自由选择未来。现实中,很多被认为“稳定”的工作消磨了多数人主动思考的意识。如果有一天“裁员”降临到你头上,你又是否能淡然处之呢?你还有可迁移的能力吗?即使现在你处在安逸的状态,也劝你早一点培养属于自己的“可迁移能力”,扩大知识储备,走出舒适区,有判断的做一些同事口中“无用”的事情。很多时候,重新开始的底气,就源于早早地培养起了自己的可迁移能力。你觉得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