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 大武汉客户端3月25日讯 没有人,不开灯,在封闭黑暗的仓库中,上千个物流机器人在密密麻麻的货架间上下左右穿梭,接收任务后,它们会自主规划线路,准确地找到货物,扫描、计数、自动完成出库或者入库的指令,7天24小时不停歇工作。这是湖北凯乐仕通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最新的研发成果,并即将应用到国内大型无人仓库的全新物流场景。
每秒跑5米,国内首台四向穿梭车已广泛应用
三排高约5米、长10余米的货架并排摆放,与传统仓库不同,货架与货架之间距离十分狭窄,没有人行通道,连接货架的是一个个面积不到一平方米的“转向平台”,一台穿梭车闪着红绿小灯静静停在货架间的轨道上。
货架与货架之间没有人行通道,取而代之的是转向平台,供四向穿梭车在其间穿梭工作。通讯员秦顺供图
“穿梭车最快运动速度可达5米每秒,搭载了公司自研的充电技术,工作间隙充电10秒即可继续工作3分钟。”研究人员介绍。
据介绍,在传统货架中,每排货架都要配备一辆只能左右平移的双向穿梭车,当该列货架没有取货等任务需求时,穿梭车就会闲置。2014年,凯乐士集团研发出国内首个四向穿梭车。“经过多年优化,搭配高速提升机,如今已经实现有任务时每辆车都能‘接手’,突破空间限制可穿梭到达货架上的任意一个点,提高整个立体库的工作效率。”
自主决断,让上千个智慧物流穿梭车“会思考”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一台智能机器人显然不够,我们将实现让上千台会思考的机器人协同工作。”凯乐仕通达人工智能研究院计算智能部经理余嘉雄介绍。在超大规模智能多穿库的应用场景中,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将大量任务分配到正在空闲的物流机器人上,还要解决机器人之间“撞车”的问题。“借助计算智能、视觉智能等技术,我们陆续为穿梭车装上了‘大脑’‘眼睛’。在正在研发的超大规模多穿调度管控系统中,超千辆穿梭车同时工作,可在20秒内对100万个货位进行搜索,每小时可以进行10万个任务的并发处理。”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在武汉完成研发,并即将在实际场景中投入使用。
据了解,凯乐仕通达深耕智慧物流领域已有10余年,现有研发人员130多人,占全部员工数量的一半以上。成立至今,已拥有70多项专利和80多项软件著作权,先后获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