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历史连载59-“巨大金中华、烽火普天下”之巨龙通信的历史
巨龙通信,1995年-2003年-??
1982年11月27日零时::福州引进的国内第一台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日本富士通F-150开通,轰动全国。中国通信正式跨入程控时代。邬江兴后来去参观,“他们不让看。好说歹说,只能在机房外隔着玻璃看,跟看猴儿似的”。国外设备商断言:“中国人造不出大容量交换机”。
1985年:AT&T、诺基亚、爱立信等设立办事处。我国进入“七国八制”的混乱发展阶段。七国八制:来自7个国家的8种制式的交换机机型。
1985年开始:邬江兴带领团队里的15个年轻人,找学校借了15万元启动资金,没过多久,成功研发出一台1200门的程控交换机G1200。后成功研制2000门的程控样机HJD03
1990年:邮电总公司投资600万,让邬江兴团队试制试容量大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1年12月13日:邮电部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内最大容量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和中国邮电部工业总公司共同研制成功,11月通过邮电部鉴定,我国现代通讯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HJD04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容量6万线,整机技术达到80年代末期先进水平,其中系统结构和交换 络都有创新,呼叫处理能力居国际领先地位。
38岁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邬江兴主持研制成功的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打破了国外垄断。04机的忙时处理能力,以近3倍优势打破德国西门子的世界纪录,并保持4年。
1992年:贝尔公司外方总经理专门到河南武陟实验局考察,他很震惊,说“未来将是04机的天下”。
1993年9月至11月底:由信息工程学院提供技术指导,邮电部洛阳电话设备厂、长春电话设备厂、杭州通信设备厂、重庆通信设备厂分别试制完成的4种04型程控交换机通过了邮电部的生产定型鉴定。
1994年:国内电信设备市场刮起“04机”风潮,邬江兴的团队最多要同时派十几个安装小组北上南下,最快的23个小时就安装开通一个电话局。1994年底,04机生产能力400万线,累计产值20亿元。
邬江兴研发团队采用“授权生产”。以信息工程大学的研究中心为核心,向14个国有单位(北京738厂(北京有线电厂,现在兆维集团),洛阳537厂(洛阳邮电电话设备厂),长春513厂(长春邮电电话设备厂),杭州522厂(东方通信的前身)等)技术授权,另有8家企业提供配套设施。作为技术提供方的信息工程大学由于身份特殊,实际上没办法直接参与经营,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而集团对8家生产厂的控制有限,导致各厂商迅速陷入了短期利益的争夺。04机生产厂家经常同时竞标、互相杀价、恶性竞争。
“04机”不仅要面对华为、中兴的竞争,还要面对自己人的竞争。在常州的邮电会议上,代表北京738厂的巨龙销售一进门,不仅看到了华为、中兴的人,还看到了同属巨龙的洛阳537、杭州522的销售。各厂商为了自己的销量,哪里记得同属一家,直接拿起价格屠刀,开始杀价。
1994年-1995年:04机获的部分奖励
1995年1月9日:洛阳巨龙通信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5年3月2日:巨龙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主要生产04程控电话交换机,巨龙公司核心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
1995年:04机在全国已经部署1300万线之多,销售额100多亿元。巨龙的国内销量进入平台期。在有些县市,电信部门甚至开始逐步拆除“04机”,换上更先进的交换机。产权和经营权的混乱使整个巨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始脱节,战略无法统一,价格各自为战,研发停滞不前
1996年1月1日零点:正在运行的04机突然有十几台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整整停产调查了7个多月,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业务开展。竞争对手利用这一时机,很快超越了巨龙,跑到了前面。
1996年:巨龙新一代的具有宽带交换功能、移动交换功能的04E型机列入863国家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九五”15项的重中之重项目。
1996年10月:巨龙04机累计销售超过800万线,覆盖28省市和铁路军队专 市场。04机连续5年销量第一。
1996年11月下旬:巨龙的第一次资产重组,并召开第三次董事会: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正式成为巨龙公司的股东,以04机总设计师邹江兴为董事长.由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及8个04机生产企业(杭州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有线电总厂、洛阳电话设备厂、长春电话设备厂、深圳市信诺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郑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重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参加的新董事会,同时组成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继兴为总裁的新一届经营班子。
1997年1月1日起:巨龙实施统一市场、集中经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1997年:
1998年:巨龙制定的国际市场三年计划提前完成,“04机”卖到了朝鲜、俄罗斯、古巴、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出口额1000多万美元。邬江兴说:“04机开始了技术和产品出口的新阶段,实现了国产交换机产业的历史性转变”。
1998年:表面红红火火的巨龙内部已经千疮百孔。面对1.5万人的巨型企业,没人关心管理、研发和市场,都在谈论一件事:哪家企业会占上风,谁会出任总经理?有员工调侃道:“我得记录下来,巨龙的事足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1998年:巨龙成为第一个得到国内买方信贷政策支持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获得建行、工行总计55亿元的额度支持。
1998年:巨龙实力位居全国电子百强第29位。研究中心向企业释放工程技术成果近40项,使分布于大连、珠海、上海、北京、郑州的不少接产企业一跃成为利税大户,解決了上万人就业。最多时生产04机的厂家有20到30家。
1999年5月18日:巨龙推出以太 交换机、IP电话 关、可视电话等数据通信产品
1999年:学院技术团队退出巨龙,研发力量受到重创,接入 等新产品研发方面迟迟拿不出产品。巨龙通信销售出现下坡。
1999年:巨龙的第二次重组:普天集团(前身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将两个厂整体投入巨龙,从而获得81%的直接控股比例。但是,即便如此高的控股额,小股东依旧可以操纵企业。因为小股东提出,股东会决议必须获得90%以上的表决权支持。这种在其它企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局面,竟“合法”存在达两年之久。随着时间推移,回款危机,供货迟缓、人员流失等问题陆续爆发,巨龙最终坠入深渊。
1999年12月:巨龙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即今从1.35亿元增加到5.5亿元。
1999年年底:巨龙04机累计 上运行总量达到2000万线,占局用交换机总量的14%
2000年5月10日:巨龙推出大容量混合数字程控交换系统HJD04E型机
2001年10月24日:普天代表巨龙公司全体股东与战略投资者邦盛签订了《投资协议》。
2001年10月31日:邦盛首期出资1亿元到位。巨龙改选了董事会,灵魂人物邬江兴只任名誉董事长职务,并退出经营层。
2002年:邬江兴彻底退出巨龙回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
2002年1月23日:北京巨龙通信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2年2月9日:巨龙的第三次重组:由普天、巨龙和战略投资机构-邦盛共同组成重组工作小组,出台巨龙重组的一揽子应急解决方案,后被大家称“ABCD”方案:A(巨龙以海外总包、宽带数据、系统集成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子公司及相关企业群构成的销售平台)、B(产品线组织上的战略联盟)、 C(巨龙体系的母体,新兴产业孵化器)D重点是537、513两厂的改造,将成为巨龙通信2003年工作的重点。
王瑛代表中国普天出任巨龙公司董事并被选举巨龙有史以来第一位全职董事长;原巨龙公司运营总裁张书华出任巨龙总裁;而巨龙公司的创始人邬江兴不再担任名誉董事长;普天集团总裁?原巨龙董事长欧阳忠谋改任名誉董事长。
2002年7月18日:邦盛公司与巨龙公司签订《关于重组巨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邦盛公司分3期投资3亿元,完成巨龙公司的改制重组
2002年8月1日:邦盛公司缴纳第一期出资1亿元。
2002年7月30日:巨龙信息签署关于太光电信的《股权转让协议》,接受太光电信法人股1983万股(占总股本的24.24%),成为太光电信第二大股东。此后不久,深圳太光电信董事会通过决议,与巨龙信息合资设立北京巨龙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太光电信投资人民币190万元,占19%股份。太光电信还出资870万元增加对北京巨龙东方国际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巨龙信息投资该公司1130万元,拥有巨龙东方国际55%的股权。此后不久,巨龙数码就同普天集团合资成立巨龙通信。
2002年10月19日:巨龙公司又与中创软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启动股权置换程序,中创软件500多人完整的管理团队与业务队伍重组进入巨龙体系。
2003年1月19日:邦盛转入第二笔4000万资金,由第三方普天收取。邦盛公司因巨龙公司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遂要求还款,巨龙公司拒绝还款,开始了邦盛和普天之间10多年的诉讼。2020年11月30日法院判决:“准许原告北京邦盛投资有限公司撤诉”。
2003年5月15日:北京巨龙无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普天集团持有95%的股权;2004年3月,更名为北京巨龙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这不是之前巨大金中华的巨龙通信。2006年,巨龙通信资不抵债,最终倒闭拍卖,转让价格只有4500元,买家还要支付77万的员工薪酬等费用。2018年10月16日,营业执照被吊销。
市场上还出现多家带有名字“巨龙通信”的公司:
2022年:
巨龙通信还在,巨龙通信已不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