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市民就业的重要依托。成都市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21个重点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21条重点产业链中有14条制造业产业链,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支撑作用可见一斑。那么,这14条产业链如何“补链强链延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上述问题,本 今起推出“建圈强链 赋能产业提质升级”栏目,持续关注14条制造业产业链建圈强链的具体举措、最新打法。
近日,北京凝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凝思软件”)在成都市锦江区白鹭湾科技园正式落地西南总部,将建设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工程中心和数据中心,构建北京、成都“双中心”布局。
作为行业龙头,凝思软件所处的高端软件产业,正是成都建圈强链行动确立的重点产业链之一。数据显示,1-6月,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67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在产业的快速发展中,高端软件产业相关企业围绕关键软件研发突破,加快技术创新的攻关,实现产业链加速补短板、锻长板。
创新研发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建圈强链
攀升价值链中高端
“近年来,成都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前瞻布局打造关键技术+主要产品+新型服务的软件产业核心体系,重点在数字化、 络化、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六个纬度,推进软件产业生态的融合演进。”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在第十九届软洽会上曾这样表示。去年成都提出,将进一步聚力打造高端软件产业链,深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等工作要求。围绕关键软件研发突破,加快推动全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全球软件重要制造基地,加快建成世界知名的软件名城。
来自成都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1-6月,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67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软件业务收入194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全年新增软件著作权登记6.97万件、累计超过21万件;涉软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规模以上企业293家;软件从业人员超过40万。研发实力居全国前列,软件产业蓬勃发展,软件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根据成都市关键软件生态图谱,高端软件包含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及应用软件这五大关键软件领域。当前,成都五大关键软件领域的布局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工业软件方面,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一批核心技术成果;基础软件方面,“鲲鹏+昇腾+欧拉”生态逐渐成形,鲲鹏天府实验室实现全面运营,鲲鹏生态上下游企业达620余家;嵌入式软件方面,消费电子、仪器仪表、数控机床等细分领域发展迅速;新兴平台软件方面,“云大物智移”等新兴技术深化应用,8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创新重点任务揭榜目录,7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在行业应用软件方面,数字文创、通信、交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