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和其他一批有识之士立志用学术研究服务于 会进步,纷纷投身到救世济民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去。在其出国留学前,回到位于吴江开弦弓村(学名:江村)疗伤期间,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细致调查,形成了他此后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此后,他26次走进江村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不断形成对农村经济和 会发展独特的观察与思考,成为学苑佳话。
观照普通人的生活,寻觅和重拾历史记忆,反思 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诸多现实错觉,这是《迈向田野:理解中国的实践与书写》的一大特点。
有了这种“情感互动”,也就顺利进入了村民的生活、进入了村民的内心世界。在大羊村,加入他们的微信朋友圈,互相“转发照片”;“邂逅”一段音乐和一户人家,了解普米族文化的前世今生;全程参加葬礼,观察和记录“给羊子”仪式……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 会同样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中国 会的变化,需要深入到中国的最基层。“田野调查”是 会学和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在今天,深入到最基层实地参与现场调查研究尤为重要。21世纪乡土中国的人文密码,不是在图书馆里,也不在前人著述里,它依然在中国的最基层,在偏僻的乡村部落之中。(苏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