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摄像头破解方法 上公开贩卖
画面场景包括卧室、宾馆、工厂、门店等。这些摄像头大都具有夜视功能,即使黑暗中,也能将画面拍摄清楚。有的甚至能实现“上下左右”角度调节、录像、24小时回看、抓拍等功能。
部分 售摄像头存“弱口令”隐患
当前,存在安全隐患的智能摄像头软硬件大量出现在电商平台上。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公司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卓群曾为一些智能摄像头企业做过安全监测。他发现不少厂商的产品在软件设置上存在“不强制用户修改初始密码,甚至不设密码”的问题。
“尽管现在生产者信息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值得担忧的是此前生产的存在安全漏洞的摄像头已流入千家万户。”吴卓群说。
早在2017年,国家质检部门就曾发布智能摄像头质量安全风险警示,指出在市场上采集的40批次样品中,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堵住智能摄像头里的“黑洞”
专家认为,堵住智能摄像头里的隐私安全黑洞,需要多方联防联治、密切协同。构建立体防御体系,才能为智能摄像头的安全漏洞打上“补丁”。
“厂商是堵住隐私安全漏洞的第一道关。”吴卓群认为,厂商不能只为市场竞争,削减在恶意代码防护、云加密、弱口令校验、访问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安全投入,一旦安全事故的“灰犀牛”来临,商家将丧失更多消费者。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物联 部视频产品总监曹宁呼吁,尽快出台在家庭视频监控领域的信息安全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关口挡住窥探隐私的“不法之眼”。
国内摄像头生产企业达数千家。他建议,大型视频监控生产企业和第三方技术平台商先行探索,逐渐确立家用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并加以推广。
“在互联 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把关。”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提示,消费者应当养成安全使用摄像头的习惯,包括阅读用户协议、安全设置密码、摄像头安装远离隐私地带等。如发现自己的隐私视频流出,要立即对侵权行为人提出停止侵害的要求,并要求平台删除相关的视频,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他还告诫,非法进入家庭摄像头,不仅侵犯个人隐私权,如有贩卖淫秽视频的行为,还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的相关犯罪行为,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直播平台的经营者或 络服务提供者,也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