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都抱着手机的时代,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习惯了用短视频来打发时间,而随着疫情的反反复复,许多学校接二连三的停学停课,不少孩子有大把的时间呆在家里,一旦碰到手机,就会“一刷不可收拾”。
这无疑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此,调解君提醒并呼吁各位家长:
请不要放任孩子刷短视频!
1.短视频正在改变孩子的大脑
西雅图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曾在研究中发现,沉迷于电子屏幕的孩子的大脑,呈现萎缩状态;而普通孩子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
你能想象吗,上瘾大脑的结构形态和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的大脑居然是一样的!
而就在日复一日的上瘾中,大脑负责主观高级思维的大脑前额叶功能会严重退化,未成年人的记忆力、认知力,甚至情绪管控都将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沉迷短视频的孩子难以学习的主要原因。
2.短视频正在改变孩子的思维
曾经有一位资深教师感慨:
“现在的孩子阅读能力越来越让人担忧了,布置他们在课余看一本稍厚一点的名著,看不了几页就停下了,反倒是课间刷短视频刷得停不下来,最后能真正完成作业的寥寥无几。”
而无数 友也现身说法,证实了短视频对阅读能力侵蚀之严重。
短视频“即时奖赏反馈”的“成瘾机制”,会让人在刷视频的过程中,大脑不断分泌出多巴胺(快乐因子),而这些多巴胺会传递欲望,在你的大脑里形成“我想刷、我要刷”的回路,你越是刷下去,就越有反馈和奖赏。
一旦孩子适应了“大脑快速奖赏”的模式,就很难再将注意力长时间聚焦学习上。那么,也就难以享受到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之后,解出答案的成就感、学到新知识的获得感和内心满溢的充实感了。
3.短视频正在改变孩子的价值观
“你看那些 红,他们没读过什么书,各个受人喜欢,挣的钱是大学毕业生的几十几百倍,我现在学着他们拍视频做直播,将来肯定要比读书强得多。”
这背后折射出来的三观令人堪忧。
随便打开一个短视频软件,各种鱼龙混杂的内容扑面而来:衣着暴露的女主说着挑逗性的言语,对着打榜第一的粉丝喊“爸爸”;一群人奇装异服,行为怪异,在地上打滚;甚至有爸爸为了模仿与孩子互翻跟头的动作,导致女儿脊髓严重受损……
就连前不久发生的“ 课爆破”事件,绝大部分爆破者也是通过短视频来炫耀自己的“军功章”!
对于孩子而言,这些火爆视频中的行为,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不劳而获、为了“火”不择手段。
当一个个孩子的目标从科学家变成了 红,将无知当做个性,拿低俗当做有趣,把怪异当做时尚的风气就此在 会上蔓延。
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接触过多低俗、审丑、畸形价值观的“低级快乐”,葬送的只会是他的前程。
4.短视频就一无是处了吗?
除了娱乐类的视频,短视频平台上其实不乏信息类、文化类的内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正能量,
在他的视频下,不少家长表示,孩子们看完后,长大后想当一名地理学家、生物学家或者昆虫学家。
如果说短视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就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5.家长要如何引导孩子对短视频趋利避害?
1.做好榜样,言传身教,不在孩子面前刷短视频。
2.用父母的陪伴代替手机的陪伴,有研究 告显示:父母与孩子越亲密,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电子产品。
3. 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爱好与习惯,根据孩子的兴趣,为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如游泳、篮球、手工、阅读等。
4.用好短视频的学习功能,家长可以提前搜索好知识类内容,在限定的时间为孩子播放,并加以讲解。注意不要让孩子自行“刷屏”,以免分散注意力。
5.与孩子共同制定观看短视频的规则,明确破坏规矩所要承担的后果,确保不影响孩子的睡眠、身体活动和其他必要的健康活动。
如果孩子还是坚持想看短视频
请让他带着“灵魂三问”来看——
①这个视频讲了什么?他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②这个视频好在哪里?
③这个视频为什么会吸引你看?
如果孩子能够回答得有理有据,就和他商量继续观看短视频的规则和时间,如果回答不上来,就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孩子刷短视频。
长此以往,看短视频这个行为就会从单纯的娱乐消遣,转变成锻炼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手段,孩子也就难以再对此上瘾。
现如今, 络化势不可挡,让孩子完全与短视频隔绝,是很不现实的想法,但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利用 络来让自己更加优秀,借助短视频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引导孩子正确利用好短视频这把“双刃剑”。
而在这条成长之路上,每位家长都要做好引路人。
我是调解君,
世界和我爱着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