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抢票“加速包”到底藏了什么猫腻
春运如火如荼,尽管今年的铁路运力相对充裕,但是一些热门线路在春节假期前后几天仍然一票难求。“我想买30日回老家江西的高铁票,暂时没票。于是在几个App上试了抢票功能,有的让我加钱买‘加速包’,有的让我分享给好友助力提速抢票。”在上海工作的黄女士说,“但是现在12306都有候补功能,抢票‘加速包’还有用吗?”
抢票“加速”套路多
根据不完全统计,提供火车票抢票加速功能的平台超过50个,主要是携程、飞猪、去哪儿为代表的综合性在线旅行平台(OTA),和智行火车票等购票App。这些平台纷纷把抢火车票作为最重要的功能亮点,在App图标上标注了“春节抢票”“免费抢票”等字样。
复杂的抢票“加速”规则,被消费者吐槽其中“套路”不少:
购买“加速包”不知情。白领范女士表示,去年“十一”期间,在平台上买了去泉州旅游的火车票,被诱导点击了“加速包”购票,莫名其妙多花了20元。
“加速”等级的区别不明确。除了字面区别,平台对低速、快速、高速、光速的等级并没有说明有什么不同。有 友吐槽,规则不够透明,导致成功概率几乎是平台想设置多少就设置多少,十分随意、没有依据。
抢票软件已无优势?
铁路12306多次公开提醒,消费者使用的“加速包”并不能拥有优先购票权,无论是哪款购票软件都要在铁路12306购票系统排队。如遇到所需车次、席别无票,可在线排队候补。当对应的车次、席别有退票时,系统将自动购买车票。
业内人士指出,在铁路12306平台启用初期,还没有“候补”功能时,一些抢票软件利用机器刷票的功能来抢票,抢占了一定的时间优势,但12306平台推出“候补”功能后,这类软件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2021年,12306平台“候补”购票成功率达到70%以上,在运力供给保障下,能够切实满足旅客的需求。
据了解,铁路12306平台也在加大技术识别力度,通过大数据更加精准地识别抢票软件,一旦识别到,就不会放票给抢票软件,旅客用抢票软件购票成功的概率也会更低。
不少 友表示,抢票“加速包”是“智商税”,但是在春运或节假日等需要抢票的时段,愿意多一种购票渠道作为心理安慰,平台也利用了这种心态,推广抢票功能。
暗藏信息泄露等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抢票“加速包”是一笔糊涂账,而且存在泄露旅客个人信息的隐患。有些旅客反映自己明明没有买票,但12306平台上却有自己的购票信息;还出现了旅客因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他人抢注12306账 ,自己反而不能注册的情况。
还有 友质疑,平台的抢票功能是否涉嫌“技术黄牛”,损害了乘客购票的公平?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慧表示,在同一“候补购票”场景下,如果抢票“加速包”确实具备自动监测有无车票、自动候补排队等功能,可能对其他未使用该功能的用户造成不公平,损害用户“候补购票”的公平性。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邢通认为,平台在其显著页面宣传保证能抢到票,或承诺抢票成功率的,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
“在12306平台已经提供‘候补购票’功能的前提下,其他互联 平台提供‘抢票’服务或收费‘抢票’服务,其服务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合法性都存在巨大问题,而且用户使用多个平台的抢票功能,势必会额外增加12306 站候补购票功能服务器访问压力,如果造成 站或服务器瘫痪,势必会影响更多用户的权益甚至是公共利益。”李俊慧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积极介入,逐步推动相关平台取消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抢票”服务,或滥用“抢票”服务名义开展宣传或招揽、吸引用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