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里一兄弟发了一张他在某物流园区拍的一张照片,是某园区发出的倡议书,标题是卸载某满满,保我金饭碗。 上搜了一下,其实这个倡议书的内容,2016年10月份 上就有了,大意是园区拒绝配货APP,痛诉了APP的种种罪状,倡议大家卸载某配货APP, 上类似的各地的抗议某慢慢的还真不少。
抗议和拒绝还有用嘛?似乎已经没有用了,传统配载停车行园区的衰落已成必然,货运中心似乎成了这轮APP大战最大的牺牲品,技术的变革推动运作模式的改变,有些东西似乎是拒绝不了的。前两年轰轰烈烈的“货运APP大战”现在已基本已经落下帷幕,高潮时的几百家货源APP如今只剩下一只巴掌不到的几家,APP们终究被洗牌,大多数APP没能颠覆这个行业,而自己却因“断粮”而成了先驱,剩下的几家似乎日子过的也并不是那么好,车货匹配撮合如今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卖卡、卖油、买汽车、开票等所谓的物流后市场变成了货运平台们的的主业,有的甚至直接变成了大三方物流公司,干起了传统企业的买卖。
APP们没能颠覆传统货运行业,但他们却改变了物流的生态链,尤其是传统的停车配载类园区受到的冲击最大,传统物流园区的萧条似乎已经注定,前两天刚去了之前 称华东最大的货运市场,石大路货运市场,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车水马龙和停车场上密密麻麻的车辆,停车场的老客户说,石大路的衰落已成必然。货运APP也改变了物流行业的交易习惯,如今的司机们已经习惯了上 去配货,而信息部门(黄牛)已习惯上 找车,没谁愿意到实体市场去配货了,可以说收到冲击最大的就是货运市场,所以可能才会有了上面那种倡议书。
但车货匹配模式真的是一种完美模式嘛?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某满满这类企业只是改变了一种配货交易模式,并没有改变运输配货的本质。我简单的画了两张图,即过去信息部配货模式和现在的APP配货平台,我们可以比较一下。
传统的信息部模式
现在的APP平台配货模式
现在的问题是平台并没能干掉中间商,实际上自己已经变成了又一个大的中间商,所以说平台模式和信息部模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平台在某些服务上并没有信息部那么精细,当APP们开始向司机,向信息部开始收费,而平台面对遇到的很多问题又无法解决时,司机和货主又开始怀念起传统的信息部门。但 会发展是向前的,技术带来的改变一般也不会回头的,我们已经不太可能回到从前了,这种技术推动的商业模式变革会让一部分不适应这种变革的企业和个人被淘汰,而一些优秀的信息部(黄牛)会在任何变革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而这种技术变革,也许正是他们的发展机会,而货运APP平台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虽然没能起到颠覆行业的作用,但他们的存在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配货平台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寻找车源,匹配货源的的最好补充,配货平台和信息部完全是可以共生共存的,问题是要找到二者的共生共存的平衡点。
对一些不能适应技术变革的企业来说,卸载某满满,你依然找会不到金饭碗的,物流行业现在已不再会有金饭碗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