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整治之下 有害教育类App依然活跃

教育部去年底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来,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

整治之下又现有害教育类App

2018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明确要求停止使用含有色情暴力、 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

目前,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仅苹果应用商店下架的教育类App超过15000个。

2019年1月,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地纷纷排查、清理各类已进入中小学的教育类App,动员家长举 ,形成日常监督机制、审查备案制度等,防止有害App接近青少年。一些在线学习App运营商发布了App进校服务的行业自律倡议。

准入门槛低监管缺乏

经查询,存在黄色信息的App“作业狗”,其运营商为深圳万利达教育电子有限公司。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站显示,该企业已于2018年6月注销,但其产品“作业狗”未被封查,也未在软件市场下架,运营至今。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欧阳爱辉说,适当的 交软件、教育软件对学生学习生活存在一定价值,这就要求产品开发企业承担起监管责任,严格甄别涉黄有害信息。

一些游戏开发商深知青少年是 络游戏的重要消费群体,在App中链接游戏,以学习之名吸引更多流量到其游戏界面,进而得到更多“变现”机会和广告开发价值。

对于依然有学校要求通过App查分查排名,教育界人士表示,这是学校和App运营商切中了部分家长需要掌握孩子成绩和排名的“刚需”。不少家长表示,中考、甚至有些小升初民办学校招生等都是凭分数择优录取,家长需要准确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排名,以便“对症下药”。

需增加违规App违法成本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涉黄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是长久的,哪怕有一点点涉黄,都必须追究App运营方的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业内人士表示,教育App行业经过初期的快速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应回归教育本质,更加重视内容,提升产品质量。

专家建议,要实施有效监管,在准入阶段,监管部门应对App开发商明确资质、提高门槛,对其产品内容的设计提供指引;在运营阶段,监管平台或部门要借助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甄别,依法依规做好审查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要严格执法,定期向 会公布黑白名单,畅通举 渠道。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说,学校、家长要及时了解学生手机等的使用情况,对中小学生使用 络终端设限,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屏蔽有害信息,引导他们合理使用,避免伤害。同时,公安、文化、教育、 信、工信等多部门应联合执法,共同为净化青少年 络环境负责。(郑天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