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动机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一些赛事售票渠道搬到了 上,各大 络购物平台也频频推出秒杀、抢购等促销活动。各种形式的 售、抢购活动对消费者来说本是一大利好,但一些“黄牛”也瞄准这块蛋糕,开发使用各种抢购软件,损害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
近日,“黑米”抢购软件案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宣判,3名犯罪嫌疑人制作、销售抢购软件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被判刑,成为国内首起该领域入刑的案件。
参与 络抢购渠道不少
这款软件集预售、抢购、预约、查单、抢购某品牌手机于一身,有这样一些特点:
软件是预付费使用,抢到扣费抢不到不扣费,没有时间限制;不限制登录账 (最多为1000个账 抢购);支持手机登录控制;支持烂单赔偿等。
除了抢购手机,这款软件还可以支持其他电商平台的抢购。以某电商平台为例,目前暂时支持该平台的普通抢购,逐步更新到全面支持抢购。此外,该软件还支持一些购物 站的抢购。
一方面存在抢购软件,另一方面也有专门在 络上进行抢购的“黄牛”。
王先生在其朋友圈中曾发布一条招聘信息:明天就是“双11”,想趁机再招一些人。
消费者受影响难抢购成功
由于抢购软件和“黄牛”增多,消费者在此类商业活动中难以得到什么实惠。
有5年 购经历并经常参加抢购促销活动的田女士说,她几乎每天都要关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大牌服饰和护肤品的促销、秒杀活动。一般情况下,在促销活动中,如果 好手快,还是有机会抢购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不过,一些优惠力度比较大的秒杀活动基本没有任何机会。
“如果有抢购软件,我们这种只用手机抢购的人连一点机会都没有。”田女士说。
络抢购行为不仅出现在一些电商的促销优惠活动中,一些演唱会的门票也有类似现象。
不久前,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的范明准备购买自己偶像在南京的演唱会门票。
“买票过程异常艰难,基本无法进入购票页面。有时候,好不容易进去了,但无法选票或者无法付款。到最后,所有票全部售罄。随后, 络各大二手票交易市场以及歌手官方微博的评论跟帖中出现大量出票信息,有些人宣称‘各个价位门票均有,如有购买意愿私聊’。在 络售票结束后10天左右的时间里,二手票交易市场出票信息一直很多,价位基本都是票面价翻倍的价格,甚至更高。”范明说。
络“黄牛”体系化运作
“ 络抢购软件是指针对特定业务(如机票、演唱会门票、抢红包、秒杀促销)编写的自动化程序,模拟正常用户操作(如买票)自动化、批量化的提交请求。因为软件的全自动化特点,其运行速度和大规模并行能力远超过人工,且可以日夜不停地刷票,所以可以在第一时间大量获取余票信息并下单。”祝建跃说。
络抢购软件又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黄牛’通过各种渠道如论坛、QQ群、微信群、熟人介绍等,联系到有能力编写抢购软件的技术团队,双方协议好软件的抢购目标和 酬,后者编写好程序后交付前者使用。也有不少技术型的黑灰产团队提供现成的针对知名业务编写好的软件进行售卖。现在,不少专业‘黄牛’团伙自身就具备相当强的技术团队,从研发到销售一条龙,已经是非常有体系的团体化运作。”祝建跃说。
在票务领域, 络抢购尤为突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